《归有光全集》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的这句话自入选多种中学语文课本后,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归有光的散文之所以如此情辞动人,原因就在于他文风质朴,不饰浮华,写的都是具体而真实的生活细节,因此时人称其为“今之欧阳修”,后人更是赞其文为“明文第一”。而以国学大师陈寅恪判断来看,历代散文家以欧阳修第一,韩愈第二,王安石第三,而唐宋之后就是归有光了,后面则是姚鼐和曾国藩。
不过一生勤于著述的归有光,留下的文字和思想绝不限于文学一个方面,其在经、史等方面的贡献至今仍没有被充分注意。因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团队于2009年全面启动归有光著作全集的整理出版工作,历时七年,10卷本近400万字的《归有光全集》终于在2015年年底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月26日,《归有光全集》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肯定,一致认为这将对古典文学、经学、人物研究、地方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1月26日,《归有光全集》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多种珍本、孤本首次整理面世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大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与王慎中、唐顺之合称“嘉靖三大家”。与茅坤等人同尊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是为“唐宋派”。
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国内尚无归有光著作全集出版,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震川先生集》,尚无其他合集系统面世,加上有限的几种归有光著作选集,显然不能满足对于明代文学和社会的学术研究需求。因此,对其著述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校勘,对于保存古典文化、传承学术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此次全集的出版整理工作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团队承担,七年艰辛,终于整理出了一部比较完善的归氏著述全集。全集以经、史、子、集分类,包括《易经渊旨》《三吴水利录》《兔园杂抄》等著述,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整理面世。整理团队尽可能将国内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珍藏的归氏论著孤本及善本予以搜集、考订、整理、校勘后,全面结集。同时,还尽力搜罗存世的归氏著述,包括现藏于安徽博物馆的孤本《新刊全补通鉴标题摘要》28卷,以及藏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的珍贵版本。
“归有光实际上是一个山高水深的人物,仅仅从他被人忽略的诗歌来看,他的诗歌带有极强、极深、极厚的经学、史学和子学背景。然而他在这些方面的修为和成就,完全被集部甚至被缩小到散文这么一个领域所遮蔽。”《归有光全集》主编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彭国忠介绍说。所以为了全面还原归有光学术成就乃至整个明代文学生态原貌,整理团队采取了凡是不能证明是伪作的都入选全集,而在前言加以考证,并诚实地说明,以供读者和学者研究判断。
归有光画像 久居地方,其文记录基层社会面貌 归有光幼时即展现了过人的才华,钱谦益在其所撰的《震川先生小传》中称其“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八大家之书”,到中年而名满天下,以至有“贾(谊)、董(仲舒)再世”的赞誉,然而却一连八次科考不第,直到年届花甲才在第九次科举中得了个三甲进士,只是仍然是在地方担任知县。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并不关心归有光的文是第一还是第二,他认为归有光的著述文章有极其丰富的史学价值,“我们做地区史的人,没有不引用《震川先生文集》的,更不要说《三吴水利录》了。” 在王家范看来,归有光几乎一生都在地方基层社会,其文章正是对这个社会方方面面最真实的反映。“归震川的文集特点就是平常。他写人写事,接触到的人就是家族、朋友、同事,没什么高官。”王家范说,归有光文集中墓志、行状记人材料非常多,还有很多与朋友往来的书信。“这些朋友多数属于社会的中下层。我们搞历史的最头痛的就是高层的史料从来不缺,有正史,缺少的就是这些中下层读书人、知识人的生活状态和反映普通社会生态的材料。”王家范认为,归有光文集正是研究普通庶民生活、基层社会、区域文化的极佳范本,甚至超越了地方志的意义,因为后者记述过于简略,不够有血有肉。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也认为,归有光的作品反映的是中下层文士写作的常态,“做文学的人,不能够只看《寒花葬志》、《项脊轩志》这些著名篇章,应该开阔眼光。那些常态写作,被批评的应酬之作,也许在文学上没有达到很高的高度,但是对于了解和认识归有光他所处的时代,他所生活的区域、那个区域的文化,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的。” 学者建议可藉此推动建立“昆山学” 这次《归有光全集》的出版,是继《顾炎武全集》后又一位“昆山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的全集,最后一位朱柏庐的全集整理出版工作也在进行中。程章灿认为,籍此良机,可以推动建立“昆山学”。 “我觉得昆山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有这样一种自觉,就是在‘昆山三贤’的基础上,是不是有意识地要提倡一种‘昆山学’了。我认为昆山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丰厚的历史积累和文献积累上,可以提出‘昆山学’的概念了。”程章灿建议说。 从南宋宰相卫泾到清代藏书家徐乾学,昆山历史上明贤辈出,斯文鼎盛。加上昆曲,以及良渚墓葬,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看来,昆山确实有文化和历史上的积累以建立“昆山学”。而仅从文学发展的流变来看,五四新文化以来按照西方文学脉络笼括“中国古代文学”已经越来越失去效力了,文学研究已经逐渐由线性时间的研究理念,更多地走向空间和地域研究,“而在此期间,昆山正渐渐被人们认识到它文学和文化的含量,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