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美國政治體制面臨大考,會得F嗎

2016-02-18
来源:觀察者網

 

  【當地時間2月13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卡利亞在德克薩斯州西部一處度假牧場逝世,享年79歲。這位大法官被廣泛視為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當中最重要的保守派人物之一。但據分析,奧巴馬可能會提名一位自由派人士來接替他的位置。斯卡利亞大法官的去世在美國政界和媒體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因為對其繼任者的提名與美國兩黨政治和美國民主政治體制有著複雜關系。在當前美國政治極化趨勢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對美國政治制度前景深刻的擔憂。原文發表在美國VOX新聞網,觀察者網馬力全文翻譯。】

  斯卡利亞大法官的去世是對美國政治制度的一場巨大考驗,而且是一場很難通過的考驗。

  考驗?何出此言?其實很簡單。在當今截然對立的兩黨政治背景下,一個分裂的政治體系是否還能讓這個國家正常運轉呢?這在過去當然不是問題。1988年是個大選年,當時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一致通過了總統羅納德·裏根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參議院當然不是被動接受、毫無作為,它此前就駁回了裏根的初次提名羅伯特·博克,而作為第二選擇,被提名的道格拉斯·金斯伯格卻主動退出了競爭。雖然有選舉的競爭,有兩黨的對立,但最終參議院還是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斯卡利亞大法官去世的消息剛流出不久,大家還不知道奧巴馬總統將會提名誰作為繼任者,一些資深的共和黨人甚至就表示無論奧巴馬提名誰他們都不會考慮,而奧巴馬的總統任期還有一年之久。

  泰德·克魯茲是第一個出來表態的,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明奇·麥康奈爾的聲明才最具傳播效果:“美國人民應該在下一任大法官的人選問題上有發言權,因此,應該由下一任總統作出提名。”

  當然,美國人民已經發出了自己的聲音。2012年,美國人民再次選擇了奧巴馬作為總統,但是2014年他們也選出了明奇·麥康奈爾作為多數黨領袖。

  這些選舉在不同的年份進行、由不同的選民參與、使用不同的選舉制度操作,但都是同樣有效的。奧巴馬和麥康奈爾對民主合法性的聲明都是正確的。只是美國人民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而我們的民主制度內並不存在一個機制讓所有人在每一個議題上都達成一致意見。

  這就是像我們這樣的政治制度極少能長期維持的原因。確實,正如已故社會學家胡安·林茨所言:“除美國以外,只有智利在總統制政體下將憲法連續維持了一個半世紀之久,然而智利的民主制度也在上世紀70年代失敗了”。

  胡安·林茨認為,美國政治制度的優勢在於我們的兩黨在意識形態方面沒有鮮明的區別,這是很難得的:民主、共和兩黨內部各自都有自己的保守派和自由派。對於一個依靠妥協來維持運轉的制度來說,美國兩黨政治的這個特點讓妥協很容易達成。

  但是近幾十年來,我們的兩黨差異化越來越明顯,自由派集中於民主黨,而保守派集中於共和黨。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政黨極化,這在美國政治的曆史上是從未出現過的。

  在這個時代,美國政治需要回答一個重大問題:我們分裂的政治體系還能否在重壓下正常運行?已經有一些讓人擔憂的跡象出現了:2011年,民主黨的總統和共和黨的國會之間的分裂已經造成到期的國債得不到償付,而2013年政府甚至因此而關門。

  現在,我們又面臨另一種壓力:如此分裂的政治體系(其分裂程度堪稱史無前例)將如何推舉出一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呢?

  到目前為止,共和黨人給出的答案是絕無可能。他們只是想阻止奧巴馬的提名,等明年贏得總統大位之後,由自己來提名,根本不需什麼妥協。

  在一個分裂的政治體系內,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裏(如果做兩個任期、8年總統,那麼就有兩個這樣的一年,也就是兩年)無法做出艱難的決定,關鍵職位空缺也無法填補,這將是個很奇怪的狀況。如果希拉裏·克林頓贏得2016年的總統選舉,而共和黨控制參議院,共和黨人將怎麼做呢?

  我這裏並不是借最高法院的空缺問題來預言憲政崩潰(不過今天我們的確應該重讀馬特·伊格萊西亞斯關於這些潛在問題的文章,正是這些潛在的問題最終導致了嚴重的危機)。如果分裂的美國政治無法在總統選舉年裏(每四年裏就有一年)推舉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這就的確證明了我們的民主體制在崩潰,它無法在分裂的政黨政治中對國家進行有效治理;同時也證明了有效治理的空間越來越小,原因正是兩黨政治的兩極化趨勢。

  分裂的政治局面在美國政治曆史上是常見的現象,這一現象並沒有讓大家對我們體制解決問題的能力太過擔心。但如果現在這個現象還沒有讓我們產生真正的危機感,那麼我們的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為一個與其政黨不再相適應的政治制度付出沉重的代價。(作者:伊斯拉·克萊因)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