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歐佩克減產,伊朗獲利

2016-02-17
来源:新京報

  歐佩克准備減產了,消息一出,國際石油價格暴漲12%。隨後,市場情緒逐漸“穩定”下來,減產只是傳聞而已,油價再次下滑。

  在當下的國際石油市場,減產提價似乎成為各方都會樂見的結果,但是它卻如水中月一樣虛幻。因此,當下的石油價格大戰只是產油國之間的戰爭,而每個產油國的政治經濟的發展都系於石油收入。減產,看上去很美,但是未必能夠提高原油價格和出口收入。

  在油價“斷崖式”下跌之後,歐佩克是否減產就變成了原油市場最敏感的新聞,作為歐佩克中的老大,沙特的態度一直很強硬,反對減產,而是讓市場來決定各產油國的市場份額,將高成本的生產商趕出市場。圍繞減產,產油國形成了多層次博弈,歐佩克的產量只占全球產量的40%,即便歐佩克減產,也不能改變供大於求的現狀。各個產油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大不相同,像沙特積累了幾千億美元的外彙儲備,可以在低油價中苦熬三五年,但俄羅斯、委內瑞拉、尼日利亞等國則陷入了經濟困局,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甚至面臨財政破產的窘境。減產提價對這些國家來說非常迫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訪問俄羅斯和沙特就是希望能夠達成減產的協議,但是無果而終。

  可以說,減產已經成為各產油國之間的鏖戰,也是沙特的“豪賭”。誰能夠笑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勝者,在這場戰爭中,石油的金融屬性超過了其商品屬性。各產油國增加產量,消耗了地下的自然資源,但是,這些資源的價值是靠美元來衡量的,同樣一桶石油,可以賣140美元,也可能賣20美元。最終,各國拼的還是石油財富,而油價則是關鍵。減產只是改變供給端,對於扭轉供需失衡的作用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按照目前的生產速度,6個月之後,全球石油儲備庫將被填滿,而且主要經濟體的石油需求並沒有複蘇。歐佩克能做的只是改變石油的產量,並不能左右油價,減產的消息對油價的提振,也折射出了石油的金融屬性,減產的消息改變了投資者的技術操作,造成了油價的短期波動。

  作為松散的聯盟,歐佩克在全球石油的定價中已經處於邊緣地位。一是石油價格已經實現了金融化,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制約;二是歐佩克內部面臨集體行動的困境,各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的博弈壓倒了經濟收益的考量,油價已經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一部分。由此,即便歐佩克作出減產的決定,也不能改變油價低迷的狀況。退一步說,歐佩克即便已經減產,也不能改變供大於求的局面,傳聞歐佩克將減產5%,伊朗制裁解除之後,伊朗石油完全可以彌補歐佩克減產的差額。

  沙特計劃在伊朗石油進入市場之後,再決定是否減產,如果減產只是為伊朗石油出口提供市場份額,那減產不過是把石油收入轉移到了伊朗這個老對頭手中。另外,作為另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俄羅斯與沙特在中東諸多議題上意見不合,尤其是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站在什葉派國家一邊。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俄羅斯不僅沒有減產,還在增產。減產,對於歐佩克來說,可能是顯示其存在感的最後的手段,但是改變不了地位下降的事實。 (作者:孫興傑)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