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羅琳是當今世上最有錢的作家之一,《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給她带來源源不斷的財富。然而,這位暢銷書作家前兩年還遭遇過出版商的無情打擊。最近,她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兩封出版商的信件,原來,成名後的她以筆名“羅伯特·加爾布雷斯”所著的小說曾被這兩家出版商拒絕。其中一家出版商在信中說,《布谷鳥的呼喚》的發表不能取得商業成功,因此無法出版,還建議作者應該參加寫作課程。
這兩家出版商的退稿信,無疑顯出極大的諷刺性。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羅琳的小說不能獲得商業成功,那還有誰的小說會暢銷呢?羅琳在社交媒體上說,公布這兩封拒絕信並不是為了報復,她希望通過這一事例鼓勵更多的人寫作。事實上,《哈利·波特》走紅之前,也曾多次遭到退稿。
在成名之前屢屢被退稿,很多作家都有類似的慘痛經歷。像余華、蘇童、麥家在創作早期都曾如此,甚至一部書稿投了十幾次,還是被雜志或出版社退回來。麥家的成名小說《解密》被出版社拒絕過17次,這種滋味一般人難以想象。是他們的作品質量不行嗎?顯然不是。文學雜志上充斥着大量平庸無聊的作品,編輯卻對這些大有潛力的種子選手不屑一顧,肯定是評判的眼光和態度有問題。
雜志或出版社從商業角度考慮,惟名氣是從,只要是知名作家的作品,不分好壞,都保證優先發表,而對無名作者的來稿,心下就怠慢三分,往往會做出草率的判斷。大約中外文壇皆如此勢利,羅琳隱掉真名就被拒稿,而當《布谷鳥的呼喚》被曝出是其新作之後,則立即榮登暢銷榜。那兩家出版商想必腸子都悔青了。
實話說,在當初余華、蘇童所處的時代,雜志編輯還比較負責任,起碼還會給作者寫退稿信,或者把稿子寄還,一些編輯還會認真提建議,讓作者多少有所獲益。到了今天呢?絕大部分文學雜志根本懶得搭理,哪兒還會給你寫退稿信。新人的稿件投過去,基本就是石沉大海。
如今投稿比過去方便,作者也能自留底稿。但壓根兒收不到任何回音,哪怕是退稿信,這對作者無疑是打擊,傷害了他們的創作自信和熱情。文學雜志大多懶得寫退稿信,無形中也形成惡性循環,往往過度依賴一些成名已久的老作家和小圈子內的寫手,而對廣大有創造力的年輕人視而不見。年輕作者遭到輕視後,也越來越排斥傳統雜志,自己在網絡媒體上發表作品,不再陪你們玩了。現在的傳統文學期刊日益沒落,除了技術原因,自身也真該反省一下,你們是否真正發掘、扶持過那些有潛力的新人?
當然,也有文學雜志還會給作者寫退稿信,或者提修改意見。據說《收獲》雜志在這方面就保持着優良傳統,該雜志當年能發掘出余華、格非等一批作家,恰恰跟這個傳統密不可分。一個有眼光的編輯真有如伯樂,而這樣的編輯在今天似乎顯得格外稀缺。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