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4月5日,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主持的「香港願景計劃」智庫推出第二集對話,由他與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交談。「本土主義」自然是熱門話題。林煥光稱,香港本土文化肇始於1974年,當時,許氏兄弟制作的《鬼馬雙星》催生本土思潮,其電影主題曲破天荒為英國廣播公司(BBC)所播放,BBC的評論稱《鬼馬雙星》開香港「新時代」(It's a new era for Hong Kong)。林煥光指出,港英政府在上世紀70年代陸續推出關於房屋、教育和社會福利的政策,加之經濟起飛,二次大戰后土生土長的港人自我認同感強,從而,建構「獅子山精神」。林煥光認為,有「本土意識」很自然,但是,今天年輕人講「本土」不能忽略前輩講「本土」的經驗。亦即是說,「獅子山精神」不可忘。
艱苦創業精神鑄輝煌
1967年香港結束社會動蕩后,港英政府「痛定思痛」推行關於管治、經濟和民生的一系列新政策,加上外部環境和條件「風雲際會」,香港經濟和社會呈現迅速發展。那時,香港經濟的主要動力是外向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獅子山下,隨處可見星羅棋布的廠房和挑燈夜戰的工人。那種艱苦創業精神,鑄就了「東方之珠」的輝煌。
然而,「獅子山精神」是香港與內地基本區隔的時候誕生的。1974年11月至1980年10月港英政府實施「抵壘政策」,吸引內地居民非法進入九龍和香港島。那是一種不對稱聯繫,在為香港制造業提供來自內地的廉價勞動力的同時,助長香港社會「貶視國家和內地同胞」的意識。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巧合的是,香港制造業需要找出路。於是,在內地已然實行改革開放條件下,1984年至1994年,香港絕大多數制造業廠商遷至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奠定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的基礎。
然而,在香港深陷亞洲金融危機沉重打擊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無論香港企業投資內地還是香港居民涉足內地,一直懷抱「三重優越感」——香港制度優越感、香港意識形態優越感、香港生活水準優越感。「獅子山精神」不僅凝聚了香港居民的刻苦精神,而且,滲透了對於內地的這「三重優越感」。
港人優越感臨挑戰
但是,世事易變。隨著香港經濟轉型困頓、民生問題日積,而國家加入世貿組織后成為全球投資熱土、發展蒸蒸日上,香港對於內地的「三重優越感」或者消蝕或者面對挑戰。
消蝕的是「香港生活水準優越感」。不少家有親朋在廣東省珠三角的香港居民都明白,近20年來,他們同內地同胞的收入和生活水準的差距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即使同內地缺乏親朋關系的香港居民,面對近些年尖沙咀廣東道上普通話音超過粵語聲的情景,也會有切身之感。盡管內地仍有幾千萬人生活在貧窮狀態,但是,人數遠超過香港總人口的內地沿海地區和內陸大城市的中產階層的生活水準已同大多數香港居民不相伯仲。
具爭議的是制度和意識形態。香港與內地實行不同的制度,崇尚差異的意識形態。以為香港的制度和意識形態優於內地,是基於西方制度和意識形態是「普世」的假設。而今,在西方,無論制度還是意識形態都在經受空前挑戰和質疑。
香港沿襲「九七」前的制度正承受多重挑戰和考驗。反對派以及在意識形態上認同反對派的香港居民認為,只要實行「真普選」,香港制度問題便迎刃而解。那是脫離實際的臆想。香港缺乏政治家,缺乏高瞻遠矚制訂政策的人才,也缺乏有效推行政策的機制。何況,貧富懸殊導致階級對立,利益集團叢生形成寡頭壟斷。漠視或回避香港本身制度性問題,會窒息香港進步。
總之,對「獅子山精神」既應肯定,也應審視,向香港年輕一代傳遞正確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