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股市面臨利率正常化之際,仍能表現堅挺;相反,亞洲股市卻在內地經濟不振的「魔咒」下,反覆尋底。處於地球東端的新興市場,理應充滿希望,但為何區內股市的表現,反而較歐美呆滯?在這種格局下,香港投資者又應如何部署?
亞洲人口結構影響股市
亞洲股市呆滯多年,與當前亞洲地區的人口結構有關。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歐美早已經歷人口老化,相反內地與香港的人口結構,今天則開始朝向倒「V」的形態進發。「九十後」今天才初出茅廬,難以為股海接棒,在欠缺股壇生力軍下,亦不難解釋為何港股、日股以至去年經歷「大時代」的A股,遲遲未能創出新高。
相反,趕在二次大戰後出生的「五十後」及「六十後」,將於未來10年陸續步入退休年齡。雖然他們今天還未退休,但其早已轉為保守的投資策略。待這批戰後嬰兒真的退休,他們將從市場贖回大量資金,除非亞洲區股票市場進行結構性改革,大量引入「新經濟」股份,否則若繼續以銀行、資源及地產等「舊經濟」股份作主導,亞洲股市的迷失年代將揮之不去。
留意公用股與新經濟股
更不幸的是,內地作為全球的巨無霸,正進行極之艱苦的去槓桿進程,短則3至5年,長則達10年,影響力橫跨一整代人。過去內地處於高槓桿、資金流竄的年代,剩餘資金瘋狂進入股市,如今若要去槓桿,資金定必要從股市抽走,限制再升的空間。
即使股市是如何呆滯,但投資世界永不停步。投資者如今只好「炒股不炒市」,不再跟隨經濟周期起落買股。以日本股市為例,雖然經歷了廿年呆滯,但仍有個別股份在這廿載期間翻倍,足以證明即使股市是如何不濟,仍有絕佳的投資機會,供投資者選擇。
那麼,經歷多年樓市浪的香港,在面臨再次去槓桿之際,立足香港的投資者,應如何選擇?筆者建議,可以一半資金投入公用股。按過往經驗顯示,公用股股價未有與經濟周期般呈相反走勢,反而長升長有,足以證明其「公用」價值的可靠性。另外,就是投入資金至新經濟股份。雖然「新經濟股」屬較具風險,但只要眼光獨到,說不定買中另一隻騰訊(700)亦未定。
阿歷士(欄目逢周五、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