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埃博拉来袭,有反思要有感动

2016-04-26
来源: 凤凰读书 作者: 郑渝川

书名:《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作者:(美)理查德·普雷斯顿译者:姚向辉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6年7月,一个不为人知的病毒突然在非洲大陆显现。在苏丹的埃博拉河流域,从小村庄到恩扎拉镇,再到别的村镇,快速传遍周边所有能够传播的地区。这是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凶猛病毒,传播速度快,易于传染,会让宿主在很短时间内死亡。“病毒像炸弹似的集中医院,在患者之中肆虐,又从医院向外,像链状闪电似的打穿患者的家庭”;病毒将医院迅速变成了停尸房,不仅如此,患者还呈现出“发狂、精神错乱、人格解体、类似僵尸的行为。有的垂死者脱光衣物,冲出医院,赤裸裸地浑身淌血……似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种致死率高达50%的病毒,如果在当时进一步扩散到非洲中部,几周内就可以到达喀土穆、开罗,紧接着就是欧洲和亚洲的各大都市,再席卷到全世界。但幸运的是,这种病毒随之消失在埃博拉河流域的丛林中。

两个月后(1976年9月),后来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的另一种分支扎伊尔埃博拉毒株向人类下手。一位老师在8月底在扎伊尔(刚果【金】)的丛林中度假,吃了野味,随即感觉不舒服,到医院打针。当时的非洲,注射器都是多人混用的,这位老师感染的病毒因而迅速在周边传开,五十五个村落遭遇灭顶之灾。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比之前的苏丹埃博拉病毒更具攻击性,可以向人体发起闪电战,很快时间将整个人体变成包含病毒粒子的黏液体,人体内的胶原变成稀泥,最终会化为一摊血水。

埃博拉病毒在扎伊尔引发巨大恐慌。一场人道主义危机随之上演,该国封闭了事发区域,任由感染者及本来有机会生还的暂未感染者自生自灭。在封闭之前,感染病毒的死者经过取样,送往了欧洲和美国的一些顶级医疗院所,为世卫组织和科学家揭开病毒谜团创造了条件。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为止,对于人类生命形成了最强烈威胁的病毒,传染烈度和速度都超过了艾滋病、SARS。2014年,西非再度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应对方法,与1970-1980年代时的思路没有太大差别,即仍主要借助于隔离、控制传播、辅助性治疗来斩断病毒的传播链条。这个病毒的疫苗和专用抗生素的成效都有待于检验。

在早期人类文明的多神教,以及后来形成的几大宗教中,对于世界末日的描绘,恰恰就包括类似于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场景。进入现代以来,从哲学家,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终于意识到,人类社会借助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地球上进行的无限度扩张,是不可持续的,病毒大爆发成为了某种带有惩罚意义的警示。

美国一流的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理查德•普雷斯顿,擅长以非虚构手法来处理科学题材的案例故事。《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是理查德•普雷斯顿历经十年写成的一部科学案例经典。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埃博拉病毒的发现和扩散史,刻画了这种凶猛病毒的侵袭下,已发展到很高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现代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高度脆弱性。

埃博拉病毒,艾滋病,以及其他许多让人感到头痛的新型病毒、病症,凸显了人体、人类社会的免疫脆弱。但反过来,这些病毒、病症之所以密集出现于20世纪中期之后,就在于这几十年来,人类社会深度介入自然界,几乎真正做到了覆盖整个世界,捕食过去从未被社会主流列入食谱的猴子等野生动物,探险、猎奇的进逼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的偏僻山洞,等等。如果以野生动物的视角,以前很多个世纪里的人类从未如此强大,也未曾如此贪婪和不知满足,这让野生动物陷入了空前的脆弱性。

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面前的脆弱性,以及埃博拉病毒侵袭下,人和社会体现的脆弱性,就这样契合为一体,这也是《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所要传递给读者的核心警示。

整本书不但描述了埃博拉病毒所到之处,掀起一片血雨腥风的惨烈状况,不少患者个例的染病发病细节的描绘,甚至让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也惊呼震撼;而且也清楚的反映了从非洲到欧洲,再到美国等国家,医学科学家、医疗工作者、防疫工作者、军队等多类群体为应对埃博拉病毒侵袭带来的巨大威胁,打破隔阂,建立起的协作体系。可以认为,埃博拉病毒的扩散范围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限制,而没有真正引发一场扩散至全球的超级疫病危机,靠的就是科学家、医护人员不畏个体牺牲的尽心投入。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