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也不知何故,研究機構和磚家們特別喜愛「人均」數據,樂此不疲;而「被人均」中的具體的個人,則對這些「人均」數據特別不感冒,煩此不疲。日前發布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44197元,其中城鎮家庭和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分別為208317元和64780元。在家庭財富構成中,房產凈值的占比為65.61%,金融資產占比16.49%。
測不準原理
本次這些辛辛苦苦研究出來的「人均」數據,落得從前一樣的下場毫不意外,尤其是對那些自認為拖后腿的網友們。可是發布方「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的感覺非常良好,自我認為「全面客觀地反映了目前家庭財富的基本狀況」。
科學實驗中尚且有個「測不準原理」,簡而言之打個比方,就是一個人在跑步,你知道它跑得多快,你就無法準確地知道他的位置,如果你準確地知道他的位置,你就無法知道他那時候跑得有多快。
「該報告基於覆蓋全國25個省,268個縣共12000戶家庭的入戶訪問調查數據。」既然是抽樣調查,而且是入戶調查,何來「全面而且客觀」?假設我是一個有錢人,那麼「研究院」的人到我家來,調查我家的財富,我會告訴真實的情況麼?多套房產者超過的年收入,要補交個人所得稅,否則涉嫌偷稅漏稅犯罪;當官的,報告真實財產,還有可能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至於有海外資產的家庭連銀行都查不到,大腦短路了麼,干嗎告訴你研究者?
總之,這樣的入戶抽樣調查,對於上層富裕家庭來說,就是冰山一角,對於下層絕大多數貧困家庭來說,一家三口「被平均」成了半個百萬富翁,不罵死你才怪。
對人均的迷信可能源於多種原因,「人均」是一個描述虛擬事物的概念,從方法論的角度講,它是個衍生變量,即不是真實的存在,可以藉助虛擬事物應對困難是其興旺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實中國的家庭更關注的是階級或階層的差別,同樣是研究者,由國家行政學院等編寫的《社會體制藍皮書:中國社會體制改革報告(2016)》,昨日在北京師範大學發布。雖然也離不開「人均」,但是其將「全國居民按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與高收入組相差近十倍,并深刻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改革中的「硬骨頭」。這種基於貧富懸殊研究,更接近生活的真實感受和事物的本質,也才有價值。
在政治領域運用「人均GDP」來尋求政治快感,在學術領域偏重用「人均財富」來追求自娛自樂,恰恰抹殺了這種已然存在、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的階級差別,只能說明研究者們的早熟,向中國社會的改革交來了一張白卷。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