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一些名牌大學正在喪失特色

2016-07-14
来源:

  作者:王秀寧

  真正的大學,需要在現代大學的精神感召下,滿足老師和學生的核心訴求。所以應以滿足老師、學生的訴求為最終目標,而不只是追求行政評判的高分。

  我的高中是一所毛坦廠中學式的學校,憑借著每周只有9小時假期的統籌安排,我和那一屆的幾十位同學最終邁進了名牌大學的門檻。中國的中學教育,你很難去要求它有自己的特點,在鄉村、縣城,成績是唯一的評判標准。在我進入大學、走入社會之後,卻逐漸發現中國的一些名牌大學正在喪失自己的特點,趨同化已經成為它們最大的特點。

  盡管許多名校的學生以及他們較有品位的老師,並不會在乎武書連、上海交通大學或者是《泰晤士報》旗下高等教育增刊發布的高校排名。這些排名的主要功能是服務於高考之後的招生,服務“迷茫的考生與家長”。人生的方向、大學的專業,這些原本在18歲之前就應有一個相對清晰的答案,但因為之前的時間都忙著對付考試,所以這種根本性的問題一般都會在幾天內決定。幾天時間,幾乎決定一個人一生的職業軌跡,當與不當基本只能看運氣了。

  大學校長可以不在乎坊間排名,卻必須要重視教育部公布的“985”“211”名單,因為這裏面直接關乎學校的資金、項目配給。在評定“985”“211”時,使用的都是“工程”這個概念。而“工程”這個詞,很容易讓人想起機械設備,既然是機械設備,那么就需要標准化。於是,關於評定的要求就出現了一套硬性標准。文理工農醫,各自占一定分數。對於被評定的大學來說,少一部分就意味著失分。

  於是,就出現了高校的兼並運動,諸如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航空母艦型高校,都是大學合並的結果。原本的老浙大主幹只有工科,合並了杭州大學後,文理得到了大大加強,合並了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之後,也備齊了農學和醫學。浙大的排名之所以能夠在很多排行榜中躍居複旦、南京大學之上,四校合並之後形成全面的學科體系是主要原因。

  除了“985”“211”這些“一評定乾坤”的“工程”外,教育部每隔4年還要對各個大學進行一次本科教學質量評估。這些評估的專家當然大部分都是領域內的權威,但問題在於,再權威的專家,是否能夠在幾天內摸透每一個學校的特點、屬性?答案是否定的。評估勢必需要一套標准,而標准背後又關乎資源的分配,各個學校當然要與之配合。本科教學是大學的靈魂,循環往複的標准化評估,讓一些學校向標准看齊的同時,也失去了各自應有的特點。

  遺憾的是,目前的一些名牌大學,因為在資源分配的格局中占據了有利位置,反而非常享受這樣的狀態。國家重視、地方扶持、社會追捧、學生報考,這些不正是一所大學夢寐以求的嗎?也許是吧!可是,這就是大學的全部嗎?有哪所一流名校,是在行政指導下辦成的?真正的大學,需要在現代大學的精神感召下,滿足老師和學生的核心訴求。所以應以滿足老師、學生的訴求為最終目標,而不只是追求行政評判的高分。

  文理工農醫齊備,SCI論文數量比拼,校園規模越來越大。總體而言,一些名牌大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大”“多”“全”的追求,對數量的熱切大於對質量和特色的要求。結果,大家越來越趨同,以至於每個學校的簡介上,只有排名、院士、一級學科、博士點等數量上的不同。但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在名牌大學集中央、地方和富商寵愛於一身之後,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的處境堪憂。後者就像“零和遊戲”中的失敗者,不得不面對贏者通吃的結局。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