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都“找上門”
“男過四十天過午”。即是說男人到了40歲以後,身體狀況猶如午後的太陽,一步步開始下滑。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指出,男性40歲以前慢性病 患病率是緩 慢上升,男性為9.9%,但40~44歲,患病率急劇上升至20.9%。44歲這個轉折點非常明顯,明顯的是心、肺、腦、腎功能逐步下降。
從44歲左右去世名人的報道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共性,那就是心、肝問題是主因
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劉士敬指出,44歲是肝癌的高發期,很多人是在44歲時被診斷出患了肝癌,並很快去世的。
乙肝病毒攜带者在25歲之前,人體屬于免疫耐受期,病毒產生不了威脅;而到了25歲之後,病毒開始變得狡猾了,比如原先有五只手,現在長出了十只手,而且手臂也變得粗壯了,這時機體在和病毒作戰時,要想取勝就不再像以前那樣輕而易舉,最終倒在了44歲。
“心”的危機也同樣嚴重。北京軍區總醫院心肺血管中心科副主任和渝斌表示,目前,北京的男性35~44歲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增加154%!“如果缺乏運動, 飲食中很少攝入蔬菜、水果,常年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將會出現,心腦腎功能遭到損壞的概率大大增加。工作中如果再不注意休息,不能及時釋放各種壓力,發生 猝死的幾率必然會明顯增加。而到了44歲,猝死的發病率就有可能達到一個峰值。”
有資料顯示,大部分男性背痛的首發年齡是30~45歲,這個年齡段是背部關節發炎及自然退變的開始,而肌肉損傷也是導致背痛的最常見原因,此外,有10%~15%男性的小腿會在40歲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指出,由于生理上的變化,使中年男人在心理、思維和工作等方面都發生顯著變化。
44歲男人面對着八大危機:信念危機、生理危機、事業危機、職業危機、人性危機、心理危機、情感危機和親子危機。
孤獨、敵意、沮喪、壓抑、焦慮,是44歲左右男人心理的五大門檻。
44歲男人忙忙碌碌,負載着家庭和事業。由于一頭紮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有時間與別人進行交流,44歲男人會備感孤獨。
44歲的男人可能會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對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卻往往會生出敵意來。一個44歲男子在工作中遇到麻煩,孩子打翻油瓶就足以使他大發雷霆,可同樣的事情若發生在自己得到上司嘉獎的那天時,他的態度可能會是柔聲地對孩子說:“不要緊,別怕。”
有些44歲“功成名就”的男人也會產生沮喪。例如事業成功的男人,當他的妻子決心讀書或工作時,如果他們自己不善于處理家務,面對亂七八糟的家,往往會出現強烈的沮喪感。
人到中年要做到四戒
戒懶惰。人到中年,不知不覺感到兩腿沉重,易疲勞,因而不愛運動,這說明衰老已悄悄降臨。因此,中年人應該力戒懶惰,勤散步,勤運動。
戒過勞。中年人肩挑工作與家務兩副重擔,若過于勞頓,則身體各組織器官得不到適當休息,時間久了,就會積勞成疾,引起睡眠不好,食欲不振,體重減輕。
戒發怒。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容易波動,人發怒時,情緒急劇變化,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體內血液循環急需重新調配,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容易誘發胃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因此,人到中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戒縱欲。人到中年,一些人認為大勢已去,抓緊時間“補課”。醫學家孫思邈說過:恣情欲,則命同朝露也!祖國醫學認為:房勞過度則傷腎。若腎氣衰,輕則頭暈眼花,腰膝酸軟,重則諸病纏身,危及壽命。人到中年,夫妻恩愛無可厚非,但要適可而止,不可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