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炳靈寺 十萬大佛的精靈

2016-08-0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在蘭州西南的永靖縣黃河西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有一處以石雕聞名於世的石窟炳靈寺,一直鮮為人知。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后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炳靈寺號稱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藝術價值僅次於敦煌莫高窟。隨著古「絲綢之路」衰亡,炳靈寺也漸漸地失去光彩。范文瀾在他的《中國通史》一書中認為,炳靈寺石窟不僅以石刻雕像作品見長,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同樣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齊名。炳靈寺壁畫真實地反映了十六國時代西北地區的社會風貌、音樂舞蹈以及裝飾藝術,對佛教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特約撰稿 漆子揚 李學嘉

  炳靈寺石窟首位發現者馮國瑞

  1951年10月,蘭州圖書館(原西北圖書館)特藏部主任、清華國學研究院畢業的馮國瑞教授得暇到炳靈寺,首次勘察石窟,參考有關文獻,撰寫《永靖發現西晉創始炳靈寺石窟》一文,引起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1952年,馮先生應邀參加考察,撰成《炳靈寺石窟的歷史淵源和地理環境》一文,根據石窟題記和有關文獻的記載,他考證石窟創始於西秦乞伏氏王朝。最早的造像題記是魏宣武帝大代延昌二年(513)曹子元的摩崖題詞。馮先生得出結論,石窟中魏窟2龕10窟,唐窟85龕21窟,明窟1龕5窟,其中唐石窟群數量最多也最為精美。雖然沒有宋窟,但有西夏時期的摩崖和壁畫,表明元代八思巴喇嘛教在此比較盛行。建築是犍陀羅佛教美術建築與中國「飛閣棧道」建築的結晶。

  馮先生發現《水經注》中所記的唐述、時亮二窟就是炳靈寺。寺在寺溝峽,即古籍中記載的積石山中的唐述谷、唐述水。不久,馮國瑞先生根據勘察所得,又撰成《炳靈寺石窟勘察記》一書,這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研究炳靈寺石窟的經典論著。全書共分九部分,對炳靈寺作了全面考述。他將文獻中有關炳靈寺的記載全部搜尋囊括書中,最后依考證炳靈寺石窟創建於西晉太始(265)初年,在國內石窟中為最早開鑿者。馮先生又結合隴西秀才王荷澤於康熙19年(1680)寫的《游靈巖寺記》,考證當時炳靈寺大佛尚有樓閣存在,佛閣被毀是在康熙19年以后。

  馮國瑞先生無疑是炳靈寺石窟的首位發現者、研究者,可惜今天炳靈寺印刷的宣傳冊隻字未提馮國瑞先生,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1961年3月,炳靈寺石窟入列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2007年,炳靈寺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單位。2014年6月22日,炳靈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萬彌勒佛州炳靈寺

  據馮先生《炳靈寺石窟勘察記》考證,炳靈寺名稱最早在晉初,羌語稱「唐述谷」或「唐術谷」,即「鬼谷」之義。唐時名龍興寺、龍巖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后稱炳靈寺,藏語「十萬」曰「炳」,佛曰「靈」,炳靈即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也就是十萬彌勒佛洲之意。

  據石窟北壁一方墨書題記「建弘元年歲在玄三月廿四日造」,炳靈寺石窟正式建造於建都今臨夏市東北的西秦乞伏熾磐建弘元年(420),由下寺、上寺和洞溝三部分組成,現存比較完整的窟龕216個,僅下寺就有185個,大部分開鑿於大寺溝西岸南北長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自西秦始,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各類造像776尊,其中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12平方米,石刻題記62處。石窟以位於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

  甘肅境內石窟的建造和地方政權、地方官員、軍事首領密切相關,炳靈寺石窟的建造和西秦王朝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西秦雖然統治時間只有47年,但歷任君主篤信佛法,境內佛教之盛。特別在乞伏熾磐時期,高僧聖堅、玄高、玄紹、玄弘及西域大禪師曇摩毗都曾來到西秦,被尊為國師,譯經傳法,促進了中西佛教藝術的交流,炳靈寺石窟成為當時規模較大的佛教文化中心。

  炳靈寺石窟的興盛和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據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李并成教授《炳靈寺若干重要史事鉤沉》考證,這里曾經是漢與羌、匈奴、吐谷渾、吐蕃、黨項等民族、部族的相互交融地帶,交通和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又是絲綢之路東段5條主要干線交匯的樞紐之地。絲綢之路的南線,自西安、洛陽出發,沿渭河西行,越隴頭,過天水、武山、隴西、渭源、臨洮,過洮河,在河州炳靈寺渡過黃河,然后取道湟水谷地,繼續西行。

  炳靈寺是重要的渡口,這也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天然形成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炳靈寺在漢唐、西夏、元明時期弘揚佛法的中心。在唐代也迎來了其佛教藝術發展的輝煌時代。

  炳靈寺的史料文化價值

  炳靈寺石窟,在唐代達到鼎盛時期,唐代開鑿的佛龕多達134個,幾乎占下寺窟龕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這個時期的石雕造像,沒有華麗的裝飾和鮮豔的色彩,但線條簡潔,筆法細膩,表達了佛教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展現出炳靈寺石窟雕刻藝術的巨大成就。

  石窟中記錄唐蕃關系的石刻題記及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題記等,為后人研究漢藏關系、地方政權和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文獻資料。如64龕上方的一段文字,系刑部侍郎張楚金於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十月題記,記載了唐王朝和吐蕃之間的青海大戰。此后,隨著唐朝盛世國力的強大,多次交戰失敗的吐蕃采取求和策略。開元19年(731)唐玄宗派崔琳率領使團70多人出使吐蕃。副使繕部郎中魏季隨撰文《靈巖寺記》,描述了此次出使的吐蕃的原因及炳靈寺的盛況,刻在炳靈寺148和147窟之間窟外崖壁上。隨后使團西去。該年,涼州觀察使薄承祧在炳靈寺建成了高27米的彌勒大佛。從此,大佛成為炳靈寺石窟的標誌,接受著南來北往佛教信徒的朝拜。

  (本文作者單位為西北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