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圖像與話語 粵當代油畫藝術展開展

2016-08-08
来源:香港商報

   圖像與話語 粵當代油畫藝術展開展

  

  8月3日下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廣東省美協油畫藝委會、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和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共同承辦的「廣東當代油畫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開幕式,今年為第六屆廣東當代油畫藝術展。本屆展覽以「圖像與話語」為學術主題,秉承「多元、包容」的嶺南文化特色,強調當代歷史文化語境下油畫家的獨立見解和精神深度,倡導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藝術精品創作。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先生、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先生、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張祖英先生等眾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展覽將展至8月14日。

  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力推新人新作促油畫藝術發展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先生在開幕式上介紹,西方的油畫最早由澳門進入廣州,有400多年的歷史,而中國畫家真正向西方學習創作,則有100年左右的時間,「慢慢形成『中國油畫』概念」。他表示,很高興看到當下湧現了很多優秀的油畫家,很多反映時代主題、人民生活和具有中國價值觀的油畫作品呈現在公眾面前。

  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先生亦表示,廣東是中國油畫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當代油畫最有活力、最具群眾基礎的區域之一。他說,「從30年代到往後的年代,湧現出一批又一批油畫家,在中國油畫發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廣東當代油畫在探索先鋒思潮、發掘人文內涵、錘煉藝術語言方面人才輩出,為中國當代文化貢獻著自己的價值。而當下,廣東省優秀的藝術家在中國美術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在回溯本土特質、表徵時代精神的大趨勢下,廣東當代油畫家們在藝術實踐與創新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據介紹,本屆油畫展延續上一屆的學術宗旨,以「圖像與話語」為學術主題,強調當代歷史文化語境下油畫家的獨立見解和精神深度。為了更好地推動廣東油畫發展,培養更多的後備力量,展覽以推出新人新作為主導,很多作者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廣東油畫展中,以前在廣東油畫展中獲過獎的作者也不再參與評獎,旨在推出更多優秀青年油畫家。

  強調圖像話語特徵融入更多中國意境

  「圖像與話語」在當代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學術命題,許多油畫家的作品都強調圖像的話語特徵。據介紹,在數字化和讀圖時代,繪畫的視覺性更易使圖像面臨形同於文字的解說,而這種把視覺圖像視為語言文字的態度易將油畫引向完全理性的邊緣。廣東美術協會副主席林永康指出,過度強化油畫的「圖像性」,顯現出圖像對話語的淩越,弱化了油畫本體語言的敘事特點,成為當下油畫創作中的突出問題。基於這樣的思考,展覽希望以此來警醒畫家重視視覺表達效果,既要藉助圖像進行表情達意,也不要忽視油畫語言藝術應該側重的視覺性話語的敘事。「希望藝術家能在話語建構層面,強化審美,獲得對審美的感覺和知覺的形式認知。亦特別提倡畫家在油畫創作中能追求融入更多的中國話語方式與意境,甚至不乏書寫的意味,達到油畫的象外之意。」

  圍繞「圖像與話語」這個主題,本次展出從廣東各地選送的900 餘幅來稿中經嚴格評審入選的200 餘幅佳作,其中有25 幅作品獲得了本次展覽的創作獎、學術獎和優秀作品獎,如《地上的風景》、《聽這四月的天》、《守望鄉愁》等作品。許欽松介紹,這些作品,以廣闊的視角,反映了當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氣象萬千的大自然景象,包含了不同的文化氣息,顯現了廣東藝術家對當代中國生活的思考和藝術探索,也表達了對當代社會生活的深入理解,折射出藝術家所應具有的責任感和獨立思考精神,「向廣大觀眾展現了具有本土情懷和藝術特質的廣東油畫,呈現了廣東油畫豐富多彩的藝術形態。」

  詹建俊先生亦稱,很高興本屆展覽讓他看到廣東眾多青年畫家敏銳吸收西方藝術的氣質,看到年輕藝術家多元多樣的藝術風格,以及敢於去嘗試和探索的精神。他亦對青年畫家提出希望,「期待年輕人勇於探索、勇於追求,不斷成長,充分推進中國油畫的進一步發展。」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