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年間,香港從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大都市。歷史不長,但香港人很珍視自己的歷史建築,這些建築見證了香港的發展,凝結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但如今大多失去了原有功能而被空置。對於空置的歷史建築,香港近年來的嘗試令人驚叹:廢弃法院變藝術學校、跌打藥舖變身中醫診所、精神病院變為文化館……其中,見證香港公屋史的美荷樓經「活化」,如今已成為集住宿、展覽、文化交流及歷史保育於一體的新地標。香港青年旅社協會總干事李勁松近日做客荔枝角公共圖書館,介紹了美荷樓的歷史,并詳細講解了這座老建築如何以新的身份融入香港市民的生活。 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碩果僅存的「H」形大廈
美荷樓的故事源於1953年12月25日發生在石硤尾寮屋區的一場火災,大火令5萬人無家可歸,政府於是建造了香港第一代公共屋恏石硤尾徙置區,其中就包括落成於1954年的美荷樓,自此開啟了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歷史,無數港人從「蝸居」中奮起,在逆境中自強不息。
李勁松介紹,美荷樓是香港碩果僅存「H」形大廈,對曾經生活在這里的人來說,人生的酸甜苦辣與美荷樓密不可分。最初美荷樓的「標準戶型」只有120平方英尺,相當於12平方米。政府規定最少5名成人居住,10歲以下小童以「半人」計算。家家戶戶在高處搭建「閣仔」,中間再用木板做分隔,家里的男孩和女孩各睡一邊。
美荷樓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連接兩翼的中間通道設有男、女各三格廁所以及十幾間狹窄浴室,供每層至少320名居民使用。廁所臭味熏天,經常「遍地黃金」,要拿報紙鋪在上面。李勁松講道,「當時的廁所沒有冲水,整天都沒有人打理。政府部門衛生署一天會來冲兩次,但三百多人輪流使用的話,環境是很惡劣的。當時大家去廁所都是拿著很多的報紙鋪在地上,因為這個地實在太髒。」當初的街坊們在臭氣熏天的公廁旁邊打麻將的景象,今日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艱苦生活書寫香港故事
李勁松表示,「透過我們蒐集的舊物可以看出,上世紀50年代美荷樓一個月的租金是10塊,而當時人們的工資都是120-150塊錢左右,所以政府只是象徵性收取租金,此外還有水費一塊錢。」美荷樓里艱苦的生活并沒有磨滅老一輩香港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斗志,從這里走出了足球明星陳發枝、「80年代拳王」陳文義等名人。
在香港,很多人如導演吳宇森一樣是「屋恏仔」。李勁松稱,吳宇森早期就住在石硤尾的徙置大廈。吳宇森當時與父母及妹妹一家人從內地來香港,原本無意久居香港,正打算去台灣,但石硤尾大火把家當、房屋燒毀,命運讓他留港發展。他小時曾在徙置區與流氓打架,又送過外賣、賣過提子乾;晚上則躺在走廊的帆布床上看星星。「徙置區當時龍蛇混雜,有賣白粉的、吸毒的,那個年代的警察也并不規範,有些甚至收黑錢。所以,后來吳宇森拍《英雄本色》,都是徙置區的生活啟發出來的。」李勁松說。
吳宇森還為徙置區的生活寫下一段深情的文字:「在這里,我們曾露宿街頭,一家人拿著碗筷等待救濟;在這里,我寫了第一篇散文,第一首詩,演出過第一部舞台劇,直至我26歲第一次成為電影導演,所報的地址仍然是九龍石硤尾恏……」
此外,天台學校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屋恏特色,當時一些志願團體和教會組織在徙置大廈的天台開辦小學,為窮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活化」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
如今的香港,除了高樓大廈、鋼鐵森林勾勒出的剪影,也保留著很多風格各异、漸上年紀的老建築。這些老建築,是歷史和時間打磨出的城市特有面貌。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日趨成熟,香港逐步明確了自己保育文物古建的目標和思路,摸索出一條「活化」歷史遺跡的道路,以其獨有的方式小心呵護往昔的印跡。
2008年香港政府出台「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邀請非營利機構提交申請,以社會企業的模式「活化」歷史建築。被活化的歷史建築仿若一扇窗,讓人窺見香港多樣化的建築古蹟及文化。該計劃至今「活化」的項目包括: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改建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荔枝角醫院變為饒宗頤文化館,二級歷史建築舊大澳警署建成大澳文物酒店,前北九龍裁判法院變身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等。
2009 年,香港旅游發展局和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合作,將美荷樓活化為「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及「美荷樓生活館」,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美荷樓的建築結構間隔均被保留,原來的居住單位則被改建為旅社房間。活化后的美荷樓提供129間客房,包括93間雙人房、8間家庭房、10間多人房、14間主題房間和4間傷殘人士房間。
美荷樓的一二層為「美荷樓生活館」,一樓展出美荷樓的歷史,二樓是居住場景再現,很多家具、電器都是來源於昔日居民捐贈的舊物。館內展出1200件舊物和家具,另外有配合歷史畫面的40位老居民口述美荷樓歷史。一張老照片、一個舊物件都帶給街坊們無盡的回憶。為了分享大家共有的記憶,166位美荷樓老居民組成了「舊居民網絡」,提供導游服務,分享他們在此地生活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