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向往田園生活?先看看陶渊明有幾套房

2016-08-18
来源:北京晚报

    

 

  陶淵明像

  最近的桑拿天,讓不少人遠離城市,來到北京城周邊山清水秀的農家院,享受難得的田園生活。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回歸田園生活,似乎一直是心底最美好的向往。提及田園生活,就不得不提一千六百年前,將這種生活方式寫入詩歌的詩人:陶淵明。年過不惑的他,掛印去職,隱居於廬山腳下,躬耕田園,在那裏寫出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大量膾炙人口的詩句。陶淵明也開啟了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的田園生活夢。

  幾度為官多次辭退

  陶淵明(365年-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陶淵明是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輕時一度出仕,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小官。41歲時,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掛印去職,隱居於廬山腳下,躬耕田園,飲酒賦詩,終老一生。

  陶淵明原本也有一官半職,俸祿尚可,衣食無憂,但是“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個性,使得他不能忍受官場的做作,內心飽受掙紮。陶淵明第一次出仕(做官),是在他29歲時。

  蕭統《陶淵明傳》曰:“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官吏職,少日自解歸。”也就是說,因為家貧,陶淵明出來做官了,可是他不能忍受官職之累,幹了很短的時間,就辭掉世人羨慕的美差,回家種地曬太陽。辭職後不久,州裏又召他去做主簿(主管文書簿籍的官吏),陶淵明謝絕了做官,大概在家賦閑了六七年。

  晉安帝隆慶四年(400年)到恒玄手下做事。第二年冬天因母親喪,又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陶淵明再度出仕,做了劉裕的參軍。後來又做了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405年,陶淵明出任彭澤(今江西彭澤)令,這是他仕途生涯中最後一任官職。

  蕭統在《陶淵明傳》中說:歲終,會郡譴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歎曰:“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即日解綬(指解官)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督郵是漢代設置的一個督察的官職,位輕權重,凡傳達教令,督察屬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等,無所不管。魏、晉起地位不如前代,以後設置漸少。陶淵明不善於溜須拍馬,他不束帶見督郵,可見對官場這一套非常抵觸,於是幹脆掛印去職。

  從表面上看,陶淵明辭官是不願意曲身迎接、阿諛奉承上司,但是大背景則是東晉時期政權更替頻繁,社會黑暗,人民顛沛流離。就其個性來講,則是陶淵明深受聖賢書的熏陶,按照孔老夫子的話講,士子“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當天下無道或政治抱負難以伸展時,士大夫往往采取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回歸田園世界,縱情山水之間,一似閑雲野鶴,無拘無束。

  陶淵明在辭去彭澤縣令時所詠《歸去來兮辭》很能表現他的心跡。“彭澤去家百裏,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強制)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指為官之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歸隱後有三處居所

  

 

  

 

  陶淵明祠與陶淵明墓的位置圖

  

 

  陶淵明掛官歸隱,並不是浪跡天涯,成為遊雲散鶴,他選擇了回歸故裏位於廬山的田莊,以自耕自作,飲酒作詩的方式,享受生活。

  陶淵明辭官後,生活會如何呢?很多人認為,陶淵明在歸隱後過著貧窮的生活,依據是《歸去來兮辭》中“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縣府中的丞、尉小官),脫然有懷,求之靡途(無門路)。”

  這些多是陶淵明的自謙之辭,陶淵明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富足,但也不會太差。陶淵明系出名門,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的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雖然到了陶淵明時,家道中落,家裏仍然有房有田,可以保證他的基本生活。

  另外,廖仲安先生在《陶淵明》中認為:陶淵明出仕彭澤令的動機,也是為歸隱做物質的准備。說穿了,也是為了歸隱以後能有酒喝,有飯吃。當然,從陶淵明為官情況分析,他不屑與時俗同流合汙,官俸顯然不會太高。

  不過,從陶淵明自己撰寫的詩句中,人們還是能了解到陶淵明當時的生活狀況。《少五適俗韻》雲:“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十餘畝土地,八九間房屋,足以自耕自足,養活自己,這也是他能夠享受田園生活的基礎。

  逯欽立先生在其校注的《陶淵明集》裏稱,陶淵明故居有三處,其一便是園田居,在廬山南麓,也就是陶淵明歸隱後的主要居所。朱自清先生也說“淵明始居柴桑,嗣三經移居,上京、南村、潯陽是也”。

  而且他在辭彭澤令歸來時,曾有“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的記載,這也說明他家的經濟生活高於一般社會家庭。正是有了物質保障,才可能有富餘的時間、充沛的精力,寄情山水,激發思維,創作詩文。正如顏延之《陶徵士誄並序》中說,陶淵明究竟是個“爵同下士,祿等上農”的詩人,才可能有“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的悠閑生活。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所歌詠的不僅是他歸隱後的生活寫照,也是他理想的生活願望。“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創作出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詩句,也創作出《桃花源記》等經典之作。

  草屋被毀移居船上

  

 

  陶淵明乘船圖

  陶淵明每天的生活就是養花種草,或者到田間耕作。勞作是必需的身體鍛煉,種植花卉苗木乃是陶冶情操。溪間垂釣,縱情山水,一似閑雲野鶴,無拘無束。

  陶淵明所屬房屋的結構、形式,根據文獻的記載推測,兩所住宅是工字廳,另一所在堂後接圓形草廬。建築史專家傅熹年院士1987年2月去美國考察,在美國克利夫蘭博物藝術館看到一軸《歸去來圖》長卷,描繪了陶淵明的形象及其居住的形狀,畫卷描繪的三處房屋是草頂或席頂的住宅。根據文獻記載,陶淵明房屋采用工字廳結構,另一所在堂後接圓形草廬。

  按照中國民間風水學的理論,陶淵明的房屋“枕山、環水、面屏”是符合風水佳地的標准的。在當時農業文明的模式下,“背山面水”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有山有水的丘陵地帶,背山面水之處土地肥美,利於農業耕作,可以獲得好的收成;另一方面房屋背靠山嶺,可以阻攔風沙,而臨近水源,則給用水等生活帶來便利。

  面對山水美景,生態環境,激發了詩人的田園情懷,“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因此,陶淵明每天推窗看到的是“南山悠然”,才會有“心遠地自偏”的感受。“鬱鬱荒山裏,猿聲閑且哀。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即使是農作,在詩人眼中,也是貼近自然的一種體驗與快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正是在隱居的田園生活中,他得到了精神上的快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以才會有“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感悟。

  遺憾的是,陶淵明歸隱後的第三年,即公元408年,“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的住宅,被火燒毀。這把火對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不過,房子沒了,陶家還有一條船,一家人寄住在船上度過了初秋。同年,陶淵明將家搬遷至南村,南村在潯陽城外不遠的地方。南村也是逯欽立先生所說的陶淵明三處住所的另一處,在陶家未遇火災前,不是陶淵明的理想住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指移居事)”。(《移居》)因為火災,草屋被毀,陶淵明才移南村,繼續他的耕植生活。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後裏程,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