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哈佛大學研究:中國高房價可以持續

2016-11-11
来源:華爾街見聞

  哈佛大學近日研究稱,只要大幅削減新的供應,中國高房價就能夠持續下去。

  該校的Edward Glaeser、Yueran Ma、Wei Huang以及Andrei Shleifer在論文中指出,價格飛漲,新建筑猛增,這看起來像是一場典型的房產泡沫,許多人認為價格下滑即將來臨,但是這些分析可能忽略了政府在房地產市場中的重要性:

  2003~2014年,中國建成了約為1000億平方英尺(華爾街見聞注:約93億平方米)的住宅物業,換言之,人均面積為74平方英尺(華爾街見聞注:約6.9平方米)。今年,一間在北京和上海的90平方米房屋平均價格約為家庭平均收入的25倍。

  預計中國空置房屋面積約為200億平方英尺(華爾街見聞注:約18.9億平方米),相當于紐約面積的2.5倍。

  購房者似乎將房屋視為長期投資,即便房價下跌也不太愿意出售房屋。他們沒有極高的杠桿,因此也不太可能收回和清算房屋。開發商們的杠桿較高,但是與國有銀行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其貸款可能重組。即便銀行從開發商手中收回土地,也不太可能將其在市場上出售。與中國股市相比,樓市具有的慣性更大。

  中國政府在住房市場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要大幅削減新的供應,對房地產的強勁需求就能夠令目前價格得以持續——尤其是在家庭的替代投資選擇余地較少的情況下。這一情形能否發生將取決于政府的政策,其必須在價格的穩定性與限制城市發展之間做出權衡。

  如果政府能夠消化過剩庫存,將其轉化為社會性住房,這將進一步支撐走低的價格。這似乎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將帶來巨額社會成本,建筑業的就業人數將下滑,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將失去明顯的效率優勢。當地政府也將失去來自出售土地、收稅這些作為制度基礎的財政自主權。

  對政府而言,可替代的方法是調節高水平的住房建設供應。這將導致對住房的預期回報走低或轉向負面。潛在新賣家將因此受益,但是目前的房主們將遭受損失。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