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2017年房價預測:一線難降二線不跌 環京樓市保平安

2016-12-29
来源:地產雜志

  這輪嚴厲調控在2017年依然會延續,由此帶來的房地產銷售、開工等指標都會出現全面下滑。因此,多家研究機構在預測報告中,均提出了“周期論”的觀點,認為房地產市場從2017年伊始,已進入下行“小周期”。

  但對於市場最為關注和敏感的房價,業內給出的答案卻是非常統一:盡管成交量可能會大幅萎縮,但房價並不存在大跌的基礎!尤其是熱點的一二線城市。

  業內分析,有四大推動因素支撐熱點城市房價在下半年重回上升趨勢:開發商資金充裕;一線城市與核心二線城市人口吸入能力,樓市短期內供應缺口難以得到根本解決;高地價帶來的成本壓力;政策的舉措較為理性,低利率環境仍然存在,都將給未來的房價帶來支撐。

  供不應求,地價難抑,一線城市就別指望降價

  在政策全面收緊的市場背景下,全國樓市開始進入新一輪的降溫周期。

  根據調查,從實際簽約看,受到新政影響的22個城市,成交量出現了明顯下調,實際跌幅達到了40%左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2016年11月成交量相比10月繼續下調,整體看,本輪市場調控將導致2016年4季度相比3季度起碼下調50%。據此估計,2017 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同比下降幅度在15%左右。”

  盡管樓市成交量大幅萎縮,但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員張宇表示,這並不代表房價就此一路下跌。“新房市場2017年開年或將出現量價齊跌態勢,但隨後降幅收窄,在下半年至年底,房價重拾上升態勢,全年表現或將再次超過市場預期。”

  無數人寄希望於政策的手能讓房價回歸。但安居客房產分析師綜合多方因素分析後指出,對於當前的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政策的作用更多是延緩而非逆轉,“一線房價持續漲”並不算聳人聽聞。

  限購、限貸令的推出,固然限制了大量的需求湧入,但預售證監管加嚴、房價“限漲令”等政策也打擊了不少項目的推案熱情,商品房供應少,大多數城市商品住宅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受限購政策的影響,2017年新開工增速下滑壓力較大。預計2017年全年新開工面積增速在5%以內,新增住宅供應減少。而2016年前9月新開工累計同增6.8%,預計全年增速在10%左右。2016年前10個月100大中城市累計住宅土地成交規劃建面同降13.1%,核心城市土地供應大幅削減,預計2017年仍會控制供應。

  而據亞豪君嶽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2月首周(11月28日-12月4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成交1416套,環比減少10套,成交面積15.52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2%。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自2016年11月份開始,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市場已逐漸進入深度低迷周期,而受到此輪調控政策長期延續性的影響,12月份成交情況將持續低迷。不過從價格走勢來看,收緊調控尚未對價格走勢產生絕對性影響。

  以往在遭遇收緊調控之後,項目較多並且體量較大的開發商為緩解資金壓力,會率先啟動調價,帶領市場進入降價周期,但近年來受到自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擠占之後的土地市場新特征,使得這一規律難以再現。

  以2016年出讓土地為例,僅7宗土地包含純商品住宅用地,純商住宅規劃建築面積合計42萬平米,項目規模最大10萬平米,最小僅1.6萬平米。資金足、土地少成為目前房企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而項目少、規模小則成為未來新房市場主要特征,受此影響,未來新房市場價格將持續堅挺。

  而政策雖然志在防范房價上漲過快,也希望在短時間裏頭見到成效,但高度分化的區域政策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政策無意“矯枉過正”。一松一緊,頻繁轉向的政策有損威信,房價大幅下降也不是政策調控的目標。

  此外,在工作機遇、教育醫療等軟環境的吸引下,原有的三四線城市持續地向一二線城市輸入人口、財富。而隨著房價及物價的提高,其收入難以支撐生活的人士逐漸流出,正是這樣的人口的流動,最終促成“熱點大城市”、“超級大城市”。

  從國際經驗來看,超級城市形成過程中是房價持續上漲、非精英人群逐漸流失的過程。比如韓國人口5200多萬人,其中僅首都首爾及周邊仁川市和京畿道人口就近2300萬人,占韓國總人口的45%。當不斷有人口湧入,住房成了最大需求,難堪房價的人群逐漸流失。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2015韓國移動人口統計”顯示,2015年首爾淨流出人口中,61.8%與住房有關。人口流失之下,房價非但未降反而繼續高漲,據韓國KB國民銀行統計,目前首爾市平均房價為1860萬韓元/坪(約合3.3萬元人民幣/平方米),而仁川的房價僅為841萬韓元/坪,不到首爾房價的一半。

  在我國國內,北京、上海是公認的“超級大城市”。

  盡管北京市今年以來加大人口調控力度,上半年全市常住人口同比減少了18萬,城六區常住人口出現由增到減的拐點,但人口總量依然達到2182.1萬人,超出年終2177萬人的調控目標。每年不斷有新的帶有更多財富的精英群體進入北京、上海,每年也將不斷有難以適應“北上”而離開的人群,幾經轉換,必然帶動房價緩步上行。

  而超級大城市的巨量人口流入也帶來了對住房的需求,造成需求大房價高。因此,京滬等主要城市實際供應量都在下降,而人流集中度還在提高。盡管這些城市的樓市或將因政策周期進入調整期,期間房價或會有所波動,但是房價整體行情將會長期看好,2017年房價會漲得更高。

  要知道,面粉也已經不多了

  地價不降,房價難抑。

  想知道未來的房價走勢,當下的土地價格應該是最直觀的反映,熱點城市“地王”頻出就很說明問題。房企拿地成本提高。“高地價、搶地潮”則可以概括2016年的土地市場。

  作為樓市的供應端,高地價無疑是高房價的另一個“罪魁禍首”。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49%,較去年同期上升3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類用地平均溢價率63%,較去年同期上升45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顯示:前11月40大房企拿地平均成本超6千同比2015年增幅高達50%。

  有超過50%的土地成本普遍增加,這意味著未來房價上漲預期會更加強烈。根據數據整理,共有20家發債房企今年合計在14個城市拿地過48宗單價或總價排行在市場前100的高價土地。48塊土地的產出城市中,一線城市貢獻13宗,平均溢價率達77.6%,二線城市貢獻33宗平均溢價率達114.1%,三線城市貢獻2宗平均溢價率達308.9%。

  對於城市而言,土地資源是固定的,在住宅庫存有限的情況下,爭奪有限的住房資源也將是房價上漲動力。

  2014年北京純商住宅用地的成交規劃建面僅200萬平方米,造成2015年預售面積銳減至604.65萬平方米,而2015年僅成交300萬平方米純商住宅用地,依然保持低位,造成2016年新增預售面積尚不足400萬平方米。亞豪機構對此預測,“預計明年形勢更加嚴峻,今年僅出讓42萬平方米可售純商住宅,將直接導致明年住宅預售量的進一步重挫。”

  住宅供應無以為繼的大背景疊加再次收緊的市場調控,使得近期純商住宅預售量深度觸底,郭毅認為。此外,近期北京出讓的4宗土地當中住宅部分均出現100%自持的結果,未來可售住宅持續減少的局面仍將加劇,房企惜售之餘,未來北京純商住宅市場供需盡管雙雙持續走低,但依然會保持著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受此影響,純商住宅的市場價格也將繼續堅挺。

 

資料圖

  從上圖的純商住宅預售年度走勢當中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北京純商住宅年度預售面積基本維持在1000萬平方米以上,雖然自2010年開始出現逐年遞減的趨勢,直到2015年純商住宅預售面積開始進入波穀,其根本原因在於土地供應的萎縮。

  出於對利潤率的保護,很多房企甚至不惜以較高的溢價率在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拿地。2017年一線城市和一些熱點二線核心城市吸引力不減,供地目標依然不高,優質宅地供應量仍然不足。這勢必將引發房企高價拿地。

  “四小龍”等熱點二線退燒,但房價維穩

  如今,政府“因城施策”調控措施的目標唯一指向就是“控房價”,因此,一些熱點二線城市在地方政府“控房價”的背景下,房價很難在短期內,出現爆發式的快速上漲。除了因極端的政府措施導致房價可能出現下跌外,大部分城市房價維穩不跌。

  據悉,以杭州、成都、蘇州、長沙等為代表的17個熱點城市在全國市場份額中所占比重已經達到36.8%。而在去年一輪房價猛漲當中,蘇州、南京、合肥、廈門四個城市的房價因漲幅高居榜首,被業界冠以“四小龍”稱號。

  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指出,熱點城市房價快速上漲背後的邏輯只有三點:供求失衡、貨幣超發、投資避險。在此輪洶湧的調控中,被調控的17個熱點一二線城市最根本的矛盾在於供求失衡,自2010年以來,17個熱點城市總計成交土地規劃可建面積6.66億平米,但銷售達到9.75億平米,透支了3億多平米。對於“四小龍”城市來說,還要加上一條:一線城市特別是上海的溢出效應。

  歐陽捷表示,從供求失衡角度來看,“四小龍”城市2012年以來總計供應住宅用地規劃可建面積14862萬平米,銷售面積則達到了16933萬平米,透支2000萬平米。

  “在供求透支的情況下,就導致了房價上漲預期,而流動性泛濫導致的資產荒帶來投資避險需求,進一步推動了房價的快速上漲。”

  新政之後,只有南京在2016年10月和11月分別供應了8宗和15宗住宅用地,規劃可建面積達到194萬平米,占全年供應量的20.3%,合肥在2016年10月和11月分別供應了3宗和6宗住宅用地,規劃可建面積達到106萬平米,占全年供應量的18.8%,均有較明顯的增加,其它兩個城市近兩個月依然是“零”供應。

  除蘇州外,其它三個城市目前的供應量均不及2015年,“四小龍”城市迄今為止合計供應量比去年減少了457萬平米,相當於比2015年減少15%左右,很難達成2015年的供應量。

  同時,住宅銷售量在抑制需求的政策導向下大幅萎縮,“四小龍”城市全年銷售面積月平均值達到308萬平米,而2016年10-11月平均月銷售面積僅為142.2萬平米,降幅超過一半,顯然,在供應不足的背景下,通過抑制需求,同樣可以達到供求平衡。

  密集的調控政策逐漸扭轉了房地產市場預期。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11月全國重點城市樓市成交環比下跌超過20%。一線城市成交全面下滑,15個二線城市中有10個下跌,其中杭州、蘇州和南京的跌幅均超過50%。房價漲幅也持續收窄。中原地產研究發現,從市場價格看,多地都明顯出現了前期虛高價格的二手房房源大幅降價的現象。其中,深圳二手房價連續2個月下調,南京二手房價出現19個月以來首次下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因城施策的政策框架下,大中小城市房地產市場將繼續明顯分化。穆迪副總裁曾啟賢預計,2017年熱點城市雖然需求暫時受抑,但住房供應短缺的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扭轉,因此房價繼續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但隨著成交回落,未來整體房價漲幅將逐步收窄。

  隨著投資性需求和剛需被擠出、改善性需求被延後,以“四小龍”為代表的熱點二線城市還是會保持低供應、低成交的狀態,但是,房價會維穩。

  安居客房產分析師強調,長遠來看,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在精英人口湧入、土地資源限制等因素下,未來房價主基調仍會呈現上漲態勢。

  環京樓市降溫擠水分

  河北廊坊所轄三河、大廠、香河被稱為“北三縣”。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7月落戶通州,這裏被戲稱為“新北京”的“小二環”,樓市受北京市場及相關政策影響很大,房價一年實現“三級跳”。而北京“930”樓市新政出台後,河北這些環京地區的樓市也受到影響,有降溫跡象,多個樓盤開始調整價格,增加優惠力度。

  據河北廊坊全市200多個樣本樓盤的房價監控顯示,2016年11月,廊坊房價停下奔跑的腳步,進入停歇階段,全市僅16個項目進行調價,調價樓盤數量創一年多來的新低,並且還有的項目進行下調。河北環京房價開始“熄火”。

  此次受到監控的200多個樣本樓盤涉及廊坊市區、固安、香河、永清、霸州等環京區域,而已經有明顯降溫跡象的永清、霸州樓市,房價已不再躥升,大部分樓盤維持原有價格,並通過調整營銷策略,如送地下室、送車位、首付分期等方式變相降價,此外,還有的項目直接調整預計均價,下調幅度為1000元/平米,價格“降溫”明顯。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曆史經驗來看,環京樓市會先於北京市場做出反應,環京樓市降溫已經是大趨勢,尤其是近期價格管控比較多,會使得此類區域後續價格上漲幅度變小。在之前的環京樓市普漲中,一些非價值區域,原來是去庫存的區域,趁機混水賣房,盲目漲價。在強調控下,可能會出現祼泳式降價,如懷淶、淶水及部分涿州區域,以及廊坊相關非價值區域。

  2016年12月初,七部委又聯合發文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嚴控京冀交界地區房地產開發建設,為“燥熱”不止的環京樓市持續“退燒”。

  隨著《意見》的發出,“以房控人”手段或會進一步延伸至環京城市。意見中明確要求“嚴控房地產開發建設,強化房地產市場管控,嚴控人口規模”,在這份國家七部委發出的意見中,著重提出京冀交界地區嚴控人口,風向明顯。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表示,隨著調控政策影響的進一步發酵,環京樓市會出現比較顯著的下調,“從整個市場來看,環北京區域裏還得需要一定幅度的降溫,在相對合理的供需平衡的基礎之上,可能會形成一個很好的價格平台。安居客房產分析師則表示,受新政的影響,住宅開發卻受到控制,本來就以呈上漲態勢的環京樓市,在旺盛的需求之下,或形成供小於求的局面,會在未來給環京圈樓市帶來更大的房價上行壓力。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