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債登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國債規模下降19億元至4217.51億元人民幣,為2015年10月以來首次環比下降,此前曾連續14個月環比上升。
同時,境外機構持有企業債和中期票據也有所下降,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企業債連續第7個月下降至131.8億元,境外機構持有的中期票據連續9個月下降至162.1億元。
在2015年7月,中國下定決心開放6.4萬億美元規模的債券市場,當時央行發布了《關于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市場有關事宜的通知》,進一步放開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該通知還放開了投資額度,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可自主決定投資規模,利于擴大投資意愿,交易品種也進一步拓寬,境外機構不僅可以參與現券、回購,還進一步擴展至借貸、遠期、利率互換和遠期利率協議等交易。
在本次環比下降之前,受助于人民幣國際化等,外資的中國國債持有量在2016年以來一直處于上升狀態。2016年間,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國債的數量由2500億元的水平上升至逾4000億元左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