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中國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創紀錄

2017-02-08
来源:FT中文網

  英國《金融時報》 唐·溫蘭 香港報道

  手握大量現金的中國企業現在找不到什么投資渠道。

  萬得資訊(Wind Financial Information)數據顯示,由于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投資機會逐漸減少,上市公司用大量閑置資金購買金融產品(主要是銀行發售的金融產品),總金額達1100億美元,創下了紀錄。

  企業資金大量流入理財產品(較上年增長約40%)表明,許多中國企業在經濟放緩時期不愿進行有風險的企業擴張,而寧愿進行短期投資。

  這些企業購買的產品當中,有近一半的期限為1至3個月。

  “它們認為,與其他投資機會相比,這些產品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風險回報比,特別是在經濟仍承受下行壓力的時候,”BMI Research駐新加坡高級分析師Chua Han Teng說。

  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7%,達到政府目標的上端,但仍為1990年以來增速最慢的年份。

  2016年初,政策制定者們表示,他們將再次針對國有企業推出刺激性支出計劃,同時通過并購推動整合。

  這些努力并沒有收到效果。經歷了兩年的快速增長之后,國內并購交易額去年同比減少了1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為199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中國企業投資理財產品的錢當中,有大約640億美元是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和定向增發從投資者手中籌得的。這表明,盡管企業投資興趣低迷,但中國的企業仍尋求堅持持有資金。

  “這反映出了中國資本與信貸市場的低效,中國企業不得不以預防性地囤積現金來應對這種低效,”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金融機構業務高級總監廖強說。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投資總監Catherine Yeung說,中國企業資本支出從2012年開始下降,導致它們從年度業務戰略中移除或縮小了支出計劃。

  Yeung表示,2016年,許多企業的利潤有意外的增長,導致它們手頭的現金多于之前的預期。如果經濟形勢穩定,企業的管理者可能會在2017年下半年部署其中部分資金。

  “(2016年)自由現金流開始回升,但你并沒有看到資本支出周期發生轉向,”Yeung表示,“特別是在(今年)下半年,資本支出是否會回升,將是件值得關注的事情。”

  過去4年里,中國監管機構向上市企業施加了壓力,要求它們定期派發股息,希望以此讓中國內地的交易所更加符合國際標準。

  而購買理財產品之舉表明,許多國有企業仍拒絕向股東返還現金。

  “政府在許多國有企業中仍持有較高比例的股份,常常高于50%。因此,機構投資者無法施壓企業要它們派息,”中國銀河國際(China Galaxy International )執行董事王志文(Wong Chi-man)說。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