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項俊波的多面人生:出事兩周前曾在金融街踽踽而行

2017-04-17
来源:財經

  

 
  他像陳巖石一樣扛過槍打過仗,像祁同偉一樣負過傷拿過勛章,像侯亮平一樣鐵面辦大案,像李達康一樣重業績導向,像高育良一樣從文人轉身為官員,他還像周梅森一樣獲過飛天獎……如今卻迎來,偶像的黃昏。
 
 
  (4月9日14點30分,項俊波的人生走到了“下坡 ”的當口。中紀委網站一則公告,宣告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審查。圖/CFP)1 
 
  
  “人生有三個坡:上坡、下坡、沒想到。人生里總會有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人生啊,盡是沒想到。”前陣熱播的日劇《四重奏》里這句貫徹始終的臺詞,恰好可以用來概括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的人生。
 
  4月9日14點30分,項俊波的人生走到了“下坡”的當口。中紀委網站一則公告,宣告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審查。他是十八大以來第28名“落馬”的中央委員,也是今年以來保險業第二位“落馬”的部級高層。
 
  4月6日舉辦的保監會與中國地震局簽署戰略合作儀式上,項俊波最后一次公開露面。其出事后,有人評價,項俊波自己倒成了金融系統地震的“震中”。
 
  知青、軍人、大學生、高校老師、學院院長、審計官、央行官員、國有銀行掌門人、保險監管者,以及詩人、編劇的兼職身份,在金融界,恐怕沒有哪位高層人士的經歷如同項俊波這般傳奇,而“跨界人才”正是其身上的一個重要標簽。
 
  如今,人們更愿意用另一個熱播劇《人民的名義》的角色來總結他的“跨界”多面人生:他像陳巖石一樣扛過槍打過仗,像祁同偉一樣負過傷拿過勛章,像侯亮平一樣鐵面辦大案,像李達康一樣重業績導向,像高育良一樣從文人轉身為官員,他還像周梅森一樣獲過飛天獎……
 
  關于項俊波涉嫌違紀的具體事由,目前尚未有具體官方消息。頗有意味的是,中紀委發布項俊波被審查消息后不到三個小時,中國政府網于4月9日17點20分發布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1日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長篇講話。次日,中紀委網站亦在首頁頭條位置轉發了由新華社播發的該講話。
 
  這篇講話涉及金融監管問題,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嚴防金融風險和腐敗,對金融領域腐敗要堅決查處、嚴懲不貸。
 
  多位金融界人士認為,上述講話并非只針對金融領域的廉政工作,但關于金融監管和反腐的論述信息量巨大,其中提到的“保險公司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個別監管人員和公司高管監守自盜、與金融大鱷內外勾結等非法行為”,以及“加大問責力度,強化機構問責、監管問責和對監管者問責”等重要表述,或可視為此次問責項俊波的重要解釋。
 
  多位金融資深人士分析,種種跡象表明,項俊波被查可能涉及其執掌農行期間的相關違紀事項問責,近年來保險資金攻城略地所引發的爭議以及可能存在的監管失當,也或許是一個重要原因。
 
  多年前,項俊波曾創作了國內第一部審計反腐劇《人民不會忘記》,如今,筆名叫作“純鋼”的這位反腐劇作者卻成了被審查的主角。“人生啊,盡是沒想到。”
 
  草蛇灰線
 
  2011年10月29日,時年54歲的項俊波走進位于金融街15號20層的保監會主席辦公室時,也許不曾想到五年半之后會是這樣的命運。
 
  一切或許早已埋下伏筆。去年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基金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突然“脫稿”發表“妖精論”,直指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的“野蠻人”。市場和公眾則將該言論的指向解讀為正在資本市場攪風起浪的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險企。
 
  “妖精論”頗令保監會被動,除了頻頻發文收緊業務和投資等保險監管政策,亦對前海人壽和恒大人壽頻下罰單。
 
  2017年伊始,保險業整肅風暴驟至。中國人保集團總裁王銀成被中紀委帶走審查,擁有眾多保險牌照的明天系實際控制人肖氏被“請回”內地,明天系保險公司眾高管亦被帶走調查。
 
  2月10日,海外市場個別媒體發布消息稱,項俊波因涉嫌巨額資金,正在接受組織調查。該傳聞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時,《財經》記者恰在保監會采訪。彼時,保監會辦公大樓里一切如常,一些工作人員通過公眾平臺才從外部得知該傳聞。
 
  《財經》記者從保監會有關人士獲悉,當日項俊波仍在辦公中,并未如海外個別媒體所言“被帶走”。
 
  此后,項俊波的公務動向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2月22日,項俊波率三位副主席參加了國新辦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傳聞后的首次公開露面,被外界解讀為變相“辟謠”,鏡頭中項俊波頗顯憔悴。
 
  3月全國“兩會”前夕和會議期間,項俊波偶有公開露面鏡頭,并在部長通道受訪。4月6日,項俊波出席保監會與中國地震局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成為其作為保監會主席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
 
  在本次項俊波被坐實接受中紀委審查之前,一位接近項俊波的知情人士透露,此前項俊波確實曾被紀律檢查部門調查,但當時紀檢部門暫未給出結論。
 
  據了解,此前項俊波一直多方求助,得到了某些可能已安全“落地”的信號。“可能他自己以為暫時不給結論應該是沒事了,至少這半年職務上不會有變化。”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綜合以上種種,在業界普遍以為項俊波已平安無事之際,4月9日公告的發布,頗令人感到意外。
 
  當天下午公告出來后,保監會迅速召開了黨委會議,向保監會黨組成員通報了黨中央對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進行組織審查的決定。次日,又連開兩場會議,分別向保監會機關各部門、會管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各保監局通報了該決定,要求堅決擁護和服從黨中央決定,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維護保險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保監會官網除了10日發布的關于項俊波接受組織審查的通報公告和一些由其簽發的政策文件外,其他信息已悉數刪除,項俊波作為保監會主席的生涯宣告終結。
 
  風起于青萍之末,多位金融界人士分析認為,項俊波被審查,可能與其任職農行期間該行涉及的一些違規違法案件的牽連有關。比如,項俊波在農行期間的得力助手、副行長楊琨3000萬余元受賄案所涉及的藍色港灣項目,以及有媒體所稱的北京政泉控股實際控制人郭文貴的盤古大觀項目。不過,郭文貴日前隨即通過海外社交平臺發聲對此予以否認。
 
  據一位接近審計署的人士表示,在審計農行的相關項目時發現,項俊波與藍色港灣項目關聯不大,與盤古大觀項目確實有相應的關聯。
 
  如果回溯項俊波近年的職業生涯,2014年是其重要轉折點。這一年,楊琨案開庭審理,由此引發對作為農行前董事長項俊波的關聯。據當時媒體報道,楊琨案與項俊波不無關系,甚至有媒體稱楊琨為項俊波“背鍋”。此案被外界認為是項俊波率農行完成上市后卻旋即離開、“跨界”到保險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也是在這一年,一家知名海外媒體報道稱,美國證監會調查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是否在雇傭員工中存在與客戶的交易行為時發現,2012年6月摩根大通CEO戴蒙與項俊波會談時,項俊波曾推薦朋友之女進入摩根大通。該女子負責保險項目,摩根大通由此獲取了來自中國保險公司的利潤可觀的業務。
 
  不過,這一重要指證,迄今亦未獲得中國權威渠道確認,摩根大通方面也未予以正面回應。
 
  不知是否出于以上原因,原本與媒體關系友好而開放的項俊波,開始與媒體保持距離。
 
  此后保監會大樓的一個明顯變化是,樓梯口和各樓層加裝了刷卡裝置,訪客只能使用限定了相應樓層的門禁卡才能進出。每年召開的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原本各媒體都可以報名參加,也改為限定少數幾家中央級官媒參加。
 
  據知情人士透露,項俊波在接受中紀委調查之時,其第一任妻子(項俊波與之離婚后又復婚)亦受到邊控。而在此前,其妻兒曾長期生活在美國。
 
  2016年11月,項俊波執掌農行期間的秘書和辦公室主任、后任職農行紐約分行總經理的余明,其所執掌的紐約分行被美國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裁決為違反紐約州反洗錢法規,以及隱瞞涉及俄羅斯及中國的金融交易,被罰款2.15億美元,創下中國駐外金融機構被罰之最。此前被該行一位白人女性起訴性騷擾的余明則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保險業內,富德生命人壽實際控制人張峻和人保集團總裁王銀成先后被帶走,明天系實際控制人肖氏被協助調查,這三個事件是否與項俊波有關,目前尚未有定論。
 
  據多個信源透露,王銀成被帶走調查后,供出了一個上百人名單。另據海外媒體報道,肖氏亦提供了一份官商名單。項俊波出事后,有海外媒體報道稱,將牽出一批險企大鱷和相關監管官員。以上名單是否都與項俊波有關,尚待權威機構發布。
 
  曾先后作為農行和保監會掌門人的項俊波,在品嘗到權力的真正滋味之后,不是將權力關進籠子,而是以身入籠,這或許并不僅僅是偶發的個人悲劇。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跨界蟄伏
 
  在金融業里,保險業一向處于邊緣化的地位,保險業內常用“全行業總資產規模不及交通銀行一家”來概括保險業的弱小程度。
 
  與行業狀況相對應,保監會亦是一行三會里最弱勢的部門。對于曾任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上海總部主任,后又任職國有大行農行一把手的項俊波來說,調任保監會主席雖然職級升為正部級,但多少出其意料。
 
  被外界評為“性情直爽”的項俊波剛來保監會時,不諱言對自己“被跳槽”的意外。據悉,他到任不久后曾在一次保監會會議上表示,確實沒想到自己來保險業,舊時老友同事見到他就半開玩笑地問“怎么去賣保險了”。
 
  項俊波接任保監會主席的當年,正值“十二五”開局之年和中國加入WTO的第十年。這一年,國內保險業告別高速發展期,陷入瓶頸期:保險業總資產增速出現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下滑。總保費收入出現唯一一次負增長,數起壽險“退保潮”風波更令行業雪上加霜。
 
  需要說明的是,自2010年12月起壽險公司全面實施《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壽險業務、健康險業務、意外險業務保費口徑發生變化。2011年人身保險及全行業數據與2010年不具有可比性。如果用舊會計準則還原,則全行業總保費增速為10.4%。
 
  2011年在股債雙殺的行情之下,保險資金運用收益不盡如人意,3.39%的全行業平均投資收益率雖然跑贏了當年2.6%的通脹率,但仍無法覆蓋壽險產品精算假設對5.5%左右的收益率要求。
 
  這一年不僅中小保險公司資本承壓,幾家上市險企亦面臨“輸血”,全行業累計達600億元的次級債,成為保險史上發行次級債最瘋狂的一年。
 
  項俊波擁有豐富的審計經驗,央行任職期間對金融風險頗多建言,又有商業銀行管理的實務,令業內對其出手醫治市場痼疾、化解保險風險等方面充滿期待。當時一位保險公司高層人士曾對《財經》記者表示,項俊波是審計出身,可能會重視保險業數據真實性等方面的老問題。而諸保險業內人士認為,項俊波的農行經歷,將有助于推進銀行和保險的深層次合作和發展。
 
  不過,保險業“門外漢”項俊波似乎并不急于燒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而是聲稱要保持60天靜默期。
 
  上任半個月后,他在11月12日召開的中國保險學會第八屆理事會會議上首次在業界公開露面。12月8日首度在媒體面前亮相時,項俊波一邊與記者逐一握手一邊簡短交流,笑稱“要提前打破靜默期了”。
 
  瘦小精干、笑容親切、說話直率、帶著四川口音,成為項俊波留給保險條線記者們的第一印象。
 
  上任前半年,項俊波忙著到各省市調研和召開座談會,開啟了萬里調研路。
 
  2012年項俊波開啟了“整頓年”,但整頓的結果是全行業保費收入增速降至8%,首次告別持續數年的兩位數增長期。保險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9.84%,特別是壽險公司利潤同比下降高達81.6%。
 
  對此,一些業內觀點認為這歸因于整頓的結果。項俊波在2013年底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回應稱,依靠損害消費者利益來謀取經營效益,這樣的發展還不如不發展,“速度越快,害處越大”。
 
  在執掌保監會首年,項俊波對于自己的新職務“到底意難平”,業內一直流傳其一直在運作謀求“動一動”,時有傳聞他的新去向的各種版本。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之所以給人這種不安于此的印象,除了時有傳聞,一個佐證是他到保監會之后,除了帶秘書過來,未引入任何舊部,沒有安排自己人。這和其主政保監會后期培育“自己勢力”的用人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行業松綁
 
  在項俊波的萬里調研之路中,有一站非常重要:2012年4月,他隨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岐山調研上海保險業,這是中央決策層首次專項調研保險業,相關的背景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王岐山在上海市考察期間指出,要加快轉變保險業發展方式,處理好保險業與百業的關系,強化保險監管,完善宏觀審慎、資本充足、準入退出、風險處置等監管制度。
 
  對于高層釋放出來的政策信號,頗有行動力的項俊波在兩個月之后便召開了被稱作“大連會議”的“保險投資改革創新閉門討論會”,一口氣推出主基調是放松管制和拓寬范圍的13項保險投資新政(下稱“13項新政”),囊括當時所能預期的所有投資工具。
 
  如此高密集、高力度地出臺保險資金運用政策堪稱史無前例,當時諸分析人士評價“超出市場預期”。
 
  2013年3月,隨著新的金融監管人事格局既定,項俊波似乎放棄了幻想,開始卷起袖子革新保險業。一場行業大松綁隨之而來。
 
  2013年4月,保監會發文修訂《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四條,允許保險公司單個股東(包括關聯方)出資或者持股比例可至51%。
 
  2013年7月,在“保險業深化改革研討班”上,項俊波明確提出“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市場化定價機制、保險資金運用和準入退出機制三大市場化改革。
 
  據了解,與會的120余家財險、人身險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高管們圍繞保險業轉型發展和保險監管改革提出了多達209條意見和建議。其中,引導中小保險公司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逐步放松管制及減少審批和核準事項,加大進一步放開對保險資金運用的比例限制,保險產品創新把保障與財富管理結合起來等,成為其中的熱點。
 
  對于保險業存在的種種弊端,項俊波認為,根源在于市場化不足。“把權力交給市場,能放開的都放開。”項俊波在當年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縱觀保險業多年來的諸多改革,往往產生激烈的利益博弈,大公司往往具有相當的話語權,一批中小公司則很難向監管層傳遞并實現訴求。項俊波一來便大搞市場化改革,據一些業內人士評價,項俊波當時給人的印象是頂住了一些壓力,對改革“有擔當”。
 
  2013年8月,保監會發布《關于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宣告實行了14年之久的人身險2.5%預定利率制度結束。在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保監會在投資比例、投資范圍和投資方式等領域實行了更大尺度的開放。
 
  2013年,新會計準則開始實施,投資型保險產品的保費收入歸入“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當年該指標規模高達3295.49億元,其中高現金價值短期產品規模高達2800億元,中小險企成為主力軍。
 
  高現價產品“高進高出”、 利潤價值低下的弊端,引起業內關于保障和理財孰是孰非的爭議。項俊波當時曾對《財經》記者表示,理財和保障并不對立,居民財富持續增加也是一種保障。
 
  在此定調下,2014年1月保監會出臺《關于規范高現金價值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類產品繼續馳騁市場。
 
  2014年8月13日,保險業迎來最大的政策紅利:《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十條”)出臺,保險業的戰略定位升至國家意志。
 
  新“國十條”再次為保險業大“松綁”,其中有31項新政策,6項是對未明確但已執行政策的明確。保險資金運用的想象空間進一步打開,除了鼓勵保險機構設立各類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和試點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資產證券化產品和創業投資基金等獲開閘。
 
  一位保險資管負責人坦言,新“國十條”提出了很多保險資管公司過去十年未深入研究的新事物,對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投資創新、跨市場投資以及風險防范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項俊波在新“國十條” 貫徹培訓班上表示,“新‘國十條’是很有含金量的”,并感嘆該文件出臺不易,是他與多家部委協調和爭取而來的。
 
  不過,有意思的是,次日一家媒體報道了項俊波的這句感嘆后,卻引來項俊波的不快。
 
  2015年伊始,又一場政策松綁如期而至:萬能險費率改革啟動,分紅險亦將隨后展開。按照項俊波在當年的保險監管會議上的說法,將力爭在當年底前全面實現人身險費率市場化。
 
  萬能險費率改革的要點是將最低保證利率提高至3.5%,使其預定收益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自2015年10月24日起,銀行一年期存款下調至1.5%。兩相對比,保底收益為2.5%左右、實際結算利率7%左右甚至高達7.99%的萬能險,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由此迎來比2014年更迅猛的發展之勢。
 
  一批中小公司以高現價萬能險快速沖規模,實現“彎道超車”。截至2015年,有57家人身險公司開辦了萬能險,該保費增速高達95.2%,在人身險保費中占比約三成。
 
  萬能險的井噴,亦為隨之而來的險資舉牌所引發的爭議埋下伏筆,最終導向被妖魔化的命運。
 
  2015年7月,保監會發布《關于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5%調升至10%,投資權益類資產到30%的比例上限的,則可以進一步增持藍籌股票,增持后藍籌類資產余額不超過40%。正是在這項原本為股災救市所采取的措施發布之后,寶萬之爭拉開序幕。
 
  2015年8月,保監會下發《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事項的通知》,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取消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從業人員的考試和資格證書發放,帶來保險代理人隊伍井噴。
 
  至此,在項俊波主政下,以松綁和創新作為監管主基調,對保險公司股權結構、產品、投資等諸方面進行了全面松綁。也正是這一系列政策松綁,在促成保險業大發展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大批興風作浪的平臺系保險公司,日后受到業內外詬病。
 
  亦有諸多業內外人士推測,項俊波出事或許與這些政策松綁背后滋生的利益交換和腐敗有很大的相關性。不過該說法有待中央紀檢部門的官方信息確認。
 
  而在當時,笙歌間錯華筵啟,改革者自然樂見其成。如同《人民的名義》里的李達康書記極其看重GDP,審計署出身的項俊波對數據亦有一種本能式的熱愛和敏感,尤其是體現正能量的數據。
 
  比如,2013年保險業投資收益率5.04%,創下近四年來新高。全行業扭虧為盈,利潤總額增長112.5%。2014年,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增速達17.5%,達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利潤總額在2013年暴增的基礎上又激增106.48%,創出新高。2015年,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7803.6億元,同比增長45.6%,平均投資收益率高達7.56%,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好水平……
 
  文學青年出身的項俊波,亦樂于向媒體披露改革的戰績和個人偉業。每逢歲末年初,總會有一系列成果報道見諸報端網站。
 
  2016年初,歸納項氏主政五年成果的系列報道陸續發布,此時寶萬之爭烽煙正起,萬能險陷入“人民的口水戰”,而該系列文章的發布,令業內產生諸多猜測。甚至有業內人士推測,進行業績大總結通常是官員或高管行將離職時的慣例式做法,是否項俊波職位變遷的前兆?
 
  行業的狂歡面前,亦有清醒者。有數位業內人士指出,高速發展的行業,正彌漫著浮躁之氣和隱憂。從本質上,項俊波的改革,依然沒有破除昔日以保費論英雄的行業魔咒。
 
  賦權民營資本
 
  作為“中國首席保險營銷員”,項俊波執掌保監會五年間,在近30個省區市為當地官員作保險專題報告。其推銷保險的一個“成果”是引來各種產業資本進軍保險業,形成上百家排隊等候進場的盛況。“中國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大佬,都想要拿到一塊保險牌照。”一位接近保監會的人士感嘆。
 
  在這些新進入者之列,房地產商成為其中的主力軍,尤其南粵一隅的幾大房地產商幾乎都染指保險業,前海人壽、珠江人壽和恒大人壽等地產系保險公司紛紛成立。
 
  據統計,自新“國十條”發布以來,保監會共批籌財、壽和資管公司分別為24家、17家和16家。其中,2016年共有18家保險公司和2家保險資管公司批籌。
 
  作為擁有宏觀經濟理論功底和金融管理實務經驗的項俊波,很擅長審時度勢,踩準大政方針的時點,為保險業爭取到諸多扶持政策。他主導的三大市場化改革和13項投資新政,帶來了保險業的迅猛發展,走出了彼時的發展困境。一些中小保險公司,借勢彎道超車,迅速成長為大鱷。比如,前海人壽被業內稱為“用3年時間走完平安保險16年歷程”,恒大人壽以開業首月保費破百億開局。
 
  三大市場化改革推行之年,“深圳板塊”開始崛起,生命人壽(后改名富德生命人壽)增資至107.75億元,總資產高達1958.68億元,凈利潤53.56億元,突然躍居非上市險企首位。
 
  也正是這家公司引領了險資舉牌元年。2013年1月,生命人壽首度舉牌金地集團(600383.SH),爭奪控股權,并將農產品、佳兆業、中煤能源、首鋼資源等個股收入囊中。高調、兇悍的“門口的野蠻人”,成為資本市場貼給它的“標簽”。
 
  2013年4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四條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允許符合規定條件的保險公司單個股東(包括關聯方),最高可達51%。
 
  一位保監會人士曾對《財經》記者介紹當時放開20%持股上限的初衷是為了吸引一些優質的國企和大型民營股東投資保險業,使保險公司進一步集中資源,充分發揮股東優勢。
 
  按照該人士的說法,如果股東結構中存在一個管理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在日常經營中可以產生“激勵效應”,通過管理股東防止其他股東“搭便車”,防止公司管理層與公司和股東利益脫節,也有利于增資時的協調。
 
  從這一年開始,成立僅一年的前海人壽開啟了大規模增資之路,三年間從10億元增資至85億元。
 
  不過,業界和媒體對前海人壽可能存在實質上的“一股獨大”股權結構已頗有質疑,認為其存在代持安排的重大嫌疑。增資之疑,最終在2017年保監會的一紙罰單中窺見端倪:前海人壽2015年11月增資報告(即增資至85億元)所稱的股東增資資金性質為自有資金,與實際情況不符,存在提供編制虛假增資資料的現象。
 
  2013年11月,昔日極其低調的吳小暉開始走到前臺,出任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這一年也是安邦保險的舉牌年,不僅與生命人壽在金地集團展開舉牌爭奪戰,當年底,耗資136億元首次舉牌招商銀行(600036.SH,30168.HK),震動市場。
 
  新“國十條”發布當年,安邦保險如猛虎出籠,爭取民生銀行(600016.SH,01988.HK)第一大股東股權,增持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舉牌金融街(000402.SZ)和金地集團(600383.SH)。同時,開啟海外“買買買”模式,將紐約百年酒店華爾道夫收入囊中,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和德爾塔·勞埃德銀行,幾乎每月上一次頭條。總資產已近萬億元的安邦保險,以“有錢任性”的風格成為公眾和業界眼里的新一代金融“土豪”。
 
  原本籍籍無名的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等中小公司,開始成為保險舞臺上的“搶戲”王。而這些公司的掌門人或實際控制人,在業內以擅走高層路線、人脈活絡、善用政策著稱。
 
  2015年7月8日,保監會發布《關于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三天后的7月11日,萬科A(000002.SZ)發布公告稱,前海人壽已于7月10日實現對萬科A的舉牌。三天后前海人壽及其控股股東鉅盛華二度舉牌,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按此新規,前海人壽可用資金規模約100億元。7月-8月,其買入萬科A耗資約104億元,恰好卡在紅線附近。
 
  彼時,有業內人士暢想這種“巧合”背后的故事,猜測到底是新規推動了前海人壽大舉進軍萬科,還是姚振華事先游說監管部門出臺該新規,為其入主萬科鋪路。
 
  不過對于這種業內猜測,保監會相關人士予以否認,聲稱這是保險業響應救市之舉,政策豈能受個人所左右?
 
  與前海人壽相比,生命人壽則直接獲得“特批試點”政策。據媒體報道,2012年,保監會曾允許其將上市權益類資產與未上市權益類資產合并計算,總投資比例上限為30%。據媒體描述,張峻將這紙批文稱作“無價之寶”。
 
  借此“特政”,生命人壽開啟了大筆收購非上市股權之路。該“特批”政策在生命人壽“試點”數月后被撤回,納入2014年2月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
 
  另一家擅用政策者是安邦。2012年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收緊該類業務。但安邦保險卻依然以投資型財險業務打市場,2013年規模達974.70億元,同比增長40.96%,集團合計的“保戶投資新增保費”則高達1603.65億元。2014年,其獲批銷售共贏3號投資型綜合保險(1年-3年期)一年,其后又申請了延續銷售一年。
 
  曾有一位財險公司高管透露,2014年安邦銷售的投資型財險規模可能高達千億元。而根據保監會規定,投資型財險產品的總體規模要控制在公司2013年二季度投資型保險產品可使用規模之內。
 
  明天系旗下的天安財險亦于2013年和2014年獲批銷售投資型財險,攬得巨量保費。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保險業陣營出現分化,原本作為市場主導者的“老七家”市場份額節節下降,安邦保險、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等中小公司迅速沖進“千億保費俱樂部”。
 
  隨著擴容潮而來的各路資本中,一些金融大鱷隱身保險業,假“金融支持實業,實業支撐金融”之名,行險企作為融資平臺的大夢。資本兇猛,利用關聯交易大玩“隱身術”,通過內幕交易、關聯方認購、隱形舉牌等完成跨界資本狩獵,成了其常用手法。而由其挑起的產業圍剿之戰,引起產業界的不滿和憤怒,亦使2016年下半年以來保險業內外形勢急轉直下。
 
  對于這些產業大鱷的種種做法,保監會曾有所警醒,多次敲邊鼓。然而,市場可以觀察到的是,監管政策常常出現左右搖擺,市場亦隨之上下而變。
 
  改革收韁
 
  改革三年,保險業一騎絕塵背后已隱憂暗伏。2015年行業滿期給付及退保金額已達近萬億元。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指標是,“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8325億元,賠款和給付支出則高達8674億元。這意味著,僅以當年新業務而論,已收不抵支。2016年全行業利潤銳減四成,滿期給付及退保金額逾萬億元。
 
  在產融結合、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競合、大資管產品相互交叉的格局下,股權流動和股權交易日趨頻繁,各種跨市場跨領域跨行業的現象層出不窮,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金融風險相互蔓延。
 
  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要求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6年召開的三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將防范金融風險放在突出位置。
 
  種種跡象表明,保險業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
 
  2016年春節前后,張峻因廣東省副省長劉志庚一案被帶走協助調查,至今未歸。5月收到富德生命人壽高管涉嫌轉移資產的匿名舉報信后,保監會工作小組進駐調研。此外,央行、中紀委和公安部亦相繼對其調查。
 
  除了富德生命人壽,安邦保險和前海人壽亦被保監會重點調研。據知情人士透露,項俊波曾在內部會議上嚴禁對外披露三家公司調研“掃雷”之事。然而,有媒體隨后迅速對富德生命人壽事件進行了詳細解剖。據了解,項俊波對此“非常惱火”。
 
  此時,夢中人未醒,資本正尋歡。寶萬酣戰之時,寶能集團尚有暇旁顧,血洗南玻A(000012.SZ),偷襲格力電器(000651.SZ)。而陽光保險舉牌伊利股份(600887.SH),又引來一場新的產融之爭。恒大人壽短炒梅雁吉祥(600868.SH),則引發投資者的憤怒。
 
  舉牌險企一時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僅將保險業推到產業對立面,也把項俊波本人及其執掌的保監會推到風口浪尖。保險界、產業界、學界甚至中央決策層棒喝,保險業已偏離保障主業,險資正在變成“險”資。
 
  彼時,項俊波屢次對外表態,保險資金的整體風險總體可控,而對于部分中小保險公司,亦不斷進行壓力測試,也“基本沒有問題” 。
 
  面對資本兇猛之勢,敲警鐘,發限令新規,叫停業務,調研,處罰,2016年以來,保監會的監管步伐顯得被動而無章法。在項俊波授意下開展的萬能險辯駁行動,反而越發使其成為眾矢之的。
 
  面對寶萬之爭引起的諸多爭議,保監會對資金運用監管漏洞不時查缺補漏,相繼出臺信披、內控等文件。
 
  此前放開的一系列政策亦開始回收。今年1月,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一項將保險機構投資單一股票的比例調回5%,將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調回30%。
 
  2016年12月修訂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則將2014年開閘的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至三分之一。
 
  至此,項俊波改革以來的數條重要松綁政策,已逐一恢復到原有規定。
 
  不可否認,項俊波主導的三大改革促成了保險業抓住國家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提升了保險業的地位和資金實力。諸業內人士指出,但一些改革措施的倉促、監管政策的搖擺以及其中的監管失當,也出現一些與改革初衷相悖的結果,為業內留下一些隱患。
 
  有業內人士總結項氏三大改革:人身險費改把萬能險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妖魔鬼怪;以綜合成本率的閥值管理工具加持的商業車險費改,把財險公司逼入“囚徒困境”,有的地方甚至出現綜合費用率和賠付率倒掛的現象,在行業內部已被默認為是一個失敗之作;資金運用改革則養出一批舉牌弄潮兒,犯了眾怒。
 
  2016年,隨著一系列政策收緊,一批走資產驅動負債模式的中小公司保費銳減。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有的再次由盈轉虧。
 
  盡管去年12月以來,項俊波頻發政策收韁資本“野馬”,亦屢次喊話“絕不能把保險公司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公司被金融大鱷借道和藏身”,甚至表明“約談十次不如停業一次,不行還可以吊銷牌照”。然而對于這位保險監管部門的掌門人來說,風暴已至。
 
  而對于五年來行業累積的3萬億元短期理財險產品,這塊“燙手山芋”如何消化,如今項俊波已無法給出答案。
 
  偶像的黃昏
 
  如果只是看面相,很難將浴血軍人、鐵面斗惡的審計官等標簽與項俊波聯系在一起。從外表看,他更像一個五官寡淡的白面書生。
 
  書香門第出身、經歷過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項俊波身上同時有著文人和軍人兩種截然不同而又相互糅雜的氣質,被人評為“嫉惡如仇、雷厲風行、為人仗義、直言快語、性格隨和”。
 
  在少年時代,項俊波在故鄉萬縣一帶當知青。據了解他的朋友對媒體透露,項在當知青時吃過不少苦,“是苦環境里鍛煉出來的”。
 
  后來,項俊波參軍入伍,在老山前線的戰斗中腿部負傷,仍在苦環境里鍛煉。
 
  戰爭結束后,他獲得去軍校深造的機會,卻離開軍隊,參加剛恢復不久的全國高考。本想報考中文專業,他的教授父親卻認為“學經濟更有前途”,堅持讓他報考了財經系。
 
  大學畢業后,項俊波在南京審計學院當了一名老師,37歲便升為南京審計學院副院長。1996年調至審計署工作,用八年時間從副司長升至副審計長。
 
  項俊波最初成名于審計署生涯,他進入審計署第三年,迎來“審計風暴”。彼時,作為京津冀特派辦事處主要負責人,他接手并完成了天津薊縣國稅局案。項俊波也由此在三年后被提拔為副審計長。
 
  2004年8月,項俊波調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兼上海總部主任、黨委書記,三年后任中國農業銀行行長。2009年1月,任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農行四年間,項俊波帶領農行完成了審計風暴、不良資產處置、股改、上市等系列動作。
 
  作為“包袱”最重的國有銀行,農行股改的一大難題是處置巨額不良資產。項俊波上任之時,農行不良貸款率高達23.43%,遠高于當年主要商業銀行7.5%的不良貸款率。在其刮起審計風暴的兩年后,不良貸款率降至2.91%。
 
  2010年農行實現A+H股上市,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IPO,為最后一家國有銀行股改上市畫上句號,四大行股份制改革宣告收官。
 
  農行是項俊波第一次當一把手的地方。在其任內,班子成員、原副行長楊琨因受賄案于2015年被判無期,行長張云則于2015年因嚴重違紀,受到留黨察看兩年、行政撤職處分。2017年,項俊波在農行時的秘書兼辦公室主任余明,亦因紐約分行洗錢案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經歷過戰火考驗的前審計官員項俊波,身邊人卻屢屢犯案,或非個案。項俊波本人在農行期間,則傳與女下屬有染,私生活混亂。
 
  官場之外的項俊波,在朋友同學眼里是另一番形象。項俊波北大法學院讀博士期間的同學、律師張慶方,在其出事后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段話。在他的描述中,大家對他的才華有口皆碑,項專業扎實,英語極佳,對同學也算熱情。
 
  曾和項俊波合作過多部影視劇的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的饒曙光有一次對媒體回憶,項俊波的劇本特別關注人性,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命運,“對人在面對環境中作出各種抉擇的刻畫非常到位”。
 
  如今,人們不會知道,如果寫一部關于自己人生的劇本,對于自己在不同環境中作出的抉擇,項俊波會做什么樣的刻畫呢?
 
  就在項俊波出事的兩周前,有人清晨在金融街上看到他踽踽而行,朝金融大街15號走去。此時,朝陽初升,而他的清瘦背影卻令人想到五個字:偶像的黃昏……
 
  (作者彌月櫻 本文刊發于2017年4月17日出版的《財經》雜志)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