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由中國建築學會,北京建築大學主辦的“一帶一路”曆史建築攝影·手繪藝術展在中國建築大學大興校區圖書館開幕。
展覽分攝影和手繪兩個內容,其中攝影部分自2017年2月份啟動以來,經過4個月的征稿和整理,共收到國內外師生及攝影愛好者曆史建築攝影作品3801幅,其中國內建築攝影作品2746幅,國外建築攝影作品1055幅,經過評委會的嚴格評審,評選出曆史建築攝影作品162幅,包括國內建築攝影作品91幅,國外建築攝影作品71幅。
《蒼穹之下》 羅銘攝(湖南永州)
《俯瞰月牙泉》 趙興明(拍攝於甘肅敦煌)
《古堡紅雲》 周潤生攝(拍攝於河北張家口陽原縣)
《古城之晨》 王偉攝(拍攝於河南商丘古都城)
《漢代陽關烽燧》 羅銘攝(甘肅敦煌)
展覽由中國建築學會、北京建築大學主辦,米蘭理工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藝影像學校、雅昌影像協辦。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曆史建築風貌,共涵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意大利、法國、越南、緬甸、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8個。展覽不僅傳遞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燦爛的建築文明成果,更促進了國內外攝影師的交流。
《金山寺》 翁順程攝
《秘境》 許暉山攝(西五台山)
《沐浴晨曦》 陳林攝(承德外八廟)
《山陝會館》 林銘述攝
《小布達拉宮》 林銘述攝
“此次展覽展示了中國古建築攝影的最高水平。”策展人林銘述說,“ 一帶一路 上的曆史遺跡許多已經消失了,曆史建築是唯一仍然存在的石頭 史書 。此次展覽以曆史建築為對象,以照片為媒介,實現了曆史與現實的時空對話,以攝影藝術的形式展示 一帶一路 戰略的重大意義。”
《聖堂》 李孝萍攝
《巍巍雄關》 羅銘攝(甘肅嘉峪關)
《幽居》 許暉攝(全景表現廣東開平碉樓群)
《爭輝》 楊繼培攝(拍攝於雲南大理劍川縣墨鬥山)
《別具風采頤和園》 張旭攝(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
展覽設有五個論壇,林銘述以“光影的容器——解密建築攝影的拍攝”為題作了精彩講座,通過大量精美的攝影圖片、詳實的案例講述了他對建築攝影的探索和對攝影藝術的追求。俄羅斯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布拉索夫斯基·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作了題為“俄羅斯建築攝影藝術”的講座,講述了中俄在攝影藝術方面的交流合作以及俄羅斯部分建築攝影作品。承天順化省政府友誼會常務委員、中越漢語培訓中心主任張公黎煌作了“中越友誼萬古長青”的報告,介紹了越南曆史建築的攝影作品,表達了中越攜手共建的美好願望。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博佐尼教授,根據二十世紀至今的意大利發展曆程,以“意大利設計文化史”為主題,為師生講解了何為意大利設計基因及它與哲學、美學、建築學等學科的淵源。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夏克梁為大家帶來了“建築手繪藝術與快速表現”專題講座,介紹了他在“一帶一路”沿線東南亞國家邊走邊畫的經曆。
《大昭寺》 王超美攝
《冬季的喀山大教堂》 艾彌兒·康攝(聖彼得堡)
《古韻千年》 朱紅輝攝(新疆哈密)
《龜城》 朱紅輝攝(甘肅龜城)
《久遠的故事》 朱紅輝攝(新疆鄯善)
《曆史的天空》 羅品禧攝
《日喀則》 林銘述攝
《階梯水井》 程思遠攝(南京大學)
《歸於冥靜》 薛芸攝(內蒙古科技大學)
普羅什·弗拉基米爾攝
《祈福樹》 楊錦炎攝
《牽馬的牧民》 王進攝
《廝守》 劉秉良攝
《探尋引力波》 李勇攝(北京故宮角樓)
《土樓》 翁順程攝
《菲迪亞斯的幻想》 范濤攝(新疆大學)
《懸空寺夜色》 羅品禧攝
《雨後佛塔》 王進攝(四川阿壩瓦切塔林)
《聖山古寺》 翟才旺攝(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炊煙彌漫清東陵》 劉滿倉攝
《中國風格》 劉滿倉攝
據介紹,展覽從5月6日開始到6月30日結束,具體展覽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的9:00至17:00,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