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 商報人物

商人崔永元,急了

2017-05-24
來源:AI財經社

  非轉基因商城盜用圖片涉嫌欺詐,微博上“問候”反對者離世的妻子,崔永元連日來一系列舉動更加固化了他“反轉基因斗士”的標簽。當態度代替方法,爭論變為情緒渲泄式的人身攻擊,崔永元十余年來幽默睿智的公眾形象也在這場激辯中悄然褪色。

  

 

  再吵吵,還漲價

  這兩天,崔永元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所有關于他的話題毫無例外地都與轉基因有關。站在轉基因的對立面,他成為非轉基因最為知名的“代言人”,他也情願站在這個位置上,為非轉基因發聲,在微博上毫無道德負擔地與人展開罵戰。

  當然,線上的布道,也很快轉為線下的行動。

  日前,“璞谷塘商城”的網站上線。這個商城的所有者為璞谷塘崔永元食品文化交流俱樂部有限公司。以自己名字作為公司名稱,崔永元對其看重程度可見一斑。(相關報道參見《崔永元的“非轉基因”生意經》)

  然而,當“反轉基因斗士”轉身為崔老板時,原本期盼的開張大吉,卻戲劇性地讓這家宣稱賣非轉基因食品的官網成為眾矢之的。

  5月21日,點開網站,崔永元手握話筒的漫畫形象置于顯眼的位置:“璞谷塘崔永元食品,讓您吃的放心。”

  

 

  根據網站的介紹,璞谷塘商城主要經營家禽肉類、畜牧產品、大米白面、水果酒水、海鮮等食品,要“做綠色健康的食品商城”。

  雖然璞谷塘僅上架了36種商品,但價格均高于同類商品的數倍。很快,這成為媒體的焦點和網上爭論的話題。有網友留言調侃:這麼高的價格是在收智商稅嗎?面對質疑,崔永元的回復更符合他我行我素的性格:“關于價格過高的言論,純屬扯淡。買不起可以去農業部抗議,崔永元的公司沒義務讓老百姓都吃得上健康食品。再吵吵,還漲價,說到做到。”

  根據璞谷塘的介紹,商品價格高似乎並不為過。璞谷塘的商品實施了"一選二檢三品四評五控六查"的方針,通過選擇合適的地區、對周圍生長環境全面檢驗、評審團品鑒、專家組綜合評估、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控制、不定期抽樣檢測等方式,共同搭建一個可以面向全社會的安全健康食品平台。

  虛假的宣傳

  好景不長。5月22日上午,微博網友@司馬3忌 發文質疑璞谷塘商城上為虛假商品。在其長文中羅列出土雞、非轉基因豬牛肉,甚至養殖廠的圖片均為盜取。

  @司馬3忌本名楊宏偉,建築行業從業者。他三年前就開始關注崔永元關于轉基因的言論。在楊宏偉看來,崔永元的反轉基因理論其實在模糊一個概念,言論上反對轉基因技術,而實際上是反對轉基因產品。“技術有利弊,關鍵是如何嚴格管理它,一味地反對其實是愚昧。”楊宏偉對AI財經社說。

  楊宏偉對璞谷塘上架的商品頗為好奇。同一個產品介紹里的三個樣圖,桌面、裝飾物的光線和清晰度均不一樣,說明並非在同一場景拍攝。“很像是拼湊的。”

  楊宏偉根據比對發現,璞谷塘賣300元一只的長白山林地散養雞,其實是廣東胡須雞,圖片來自廣東匯先豐農牧有限公司官網;

  

 

  圖為璞谷塘長白山林地散養雞,圖片來自璞谷塘

  

 

  圖為廣東胡須雞,圖片來自廣東匯先豐農牧有限公司官網

  散養雞的照片,來自淘圖網:

  

 

  圖為璞谷塘散養雞,圖片來自璞谷塘

  

 

  圖片來自淘圖網

  長白山林下原生態散養黑豬,則是云南宣威的黑金豬,照片來自CCTV農業節目;新西蘭法式羊腿,源于一家網商的陝北羊肉;

  

 

  圖為璞谷塘長白山林下原生態散養黑豬,圖片來自璞谷塘

  

 

  圖為云南宣威的黑金豬,圖片來自網絡

  更為過分的是,所謂的澳洲牛肉加工廠,其實是內蒙古某牛肉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

  

 

  圖為璞谷塘澳洲牛肉加工廠,圖片來自璞谷塘

  

 

  圖為內蒙古某牛肉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圖片來自網絡

  “居然沒有一張圖是原創。”楊宏偉說。

  較真的楊宏偉還翻出澳新食品標准局早在2015年就發布的修正案,批准轉基因玉米用于食品,也就意味着在澳洲,轉基因玉米已經全面用于食品加工、畜牧業動物飼料等領域。而在璞谷塘商城的“澳洲安格斯牛肉” 並沒有標注“此牛肉可能使用轉基因飼料”。

  5月22日17點左右,璞谷塘上原來售賣的羊牛豬肉等“禽蛋肉系列”商品已被清空,同時網站,印有“璞谷塘崔永元食品”及手拿話筒的小崔漫畫的公司圖標也被刪除。但一天之后,圖標又再次出現。

  事實上,璞谷塘商城售賣的多是產自國外的產品。尤其在禽肉類食品的介紹中,通常會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示產品生產地、生產環境、加工環境等。用崔永元本人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透明的”。

  而在楊宏偉微博發布6個小時后,崔永元在微博上回應:“關于網站盜圖,屬實,不再申辯原因。”

  然而,盜圖事件的影響卻開始發酵。崔永元原本以個人形象加持產品,提升品牌的做法似乎適得其反。盡管盜圖行為與產品質量無直接關系,但公眾的質疑邏輯變得順理成章,每一個產品后面附上的檢測報告,送檢樣品的來源,不免會被打上問號。

  用態度代替方法

  事實上,以個人品牌和信任為代價,引導的商業行為更像是把雙刃劍。無論是個人形象坍塌還是商業上的失范,所造成的傷害都是相互的。

  自從崔永元離開央視,他的公眾形象更多來自于他的微博。以5月為例,崔永元大約每天更新數條微博,或約轉基因人士辯論或回應網友的質疑。從5月16日開始,崔永元保持每天發15到20條微博,最多一天更新了23條,其中有22條與轉基因相關。

  當然,微博罵戰,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成為幾年來,崔永元的常態,網上“見到渾蛋就想打”。

  然而,崔永元微博上口無遮攔的人身攻擊讓他數次陷于輿論的漩渦之中。這次也不例外,媒體人李鐵轉發了楊宏偉質疑璞谷塘商城盜取圖片的微博。之前幾年里,崔李二人在微博上多次爭論。

  5月20日,崔永元發博@李鐵:“建議你今天別吵吵了,靜下心來悼念一下因胃癌去世的妻子。也可以想想,她的離去是否和總吃轉基因有關?”這次,李鐵被激怒了。“攻擊我的妻子,非常下作。”李鐵告訴AI財經社,當時這條微博有4000條轉發,評論中大部分人對崔永元進行聲討。現在,這條微博已經消失了。

  

 

  “他用轉基因致癌這種恐吓的方式來賣東西是非常不道德的。”李鐵說,崔永元一方面傳播關于轉基因的謠言,另一方面又表示自己不是反對轉基因,只是爭取知情權和反對濫用。

  時間回到2014年2月24日。崔永元第一次發布轉基因的話題:很多人希望我在新浪談轉基因,別着急,一定談。

  他曾說,要讓人有選擇吃與不吃的權利,他反對的不是轉基因,而是公眾缺乏知情權和選擇權。如今,他微博上的罵戰更多的調轉槍口,朝向了轉基因本身。

  2016年11月,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前院長饒毅表示,對崔永元所賣食品沒有經歷轉基因持懷疑態度。“不信我們喝茶討論一下。”

  三天前,崔永元發微博@知識分子(由饒毅等三位學者創辦的新媒體平台),問其關于轉基因的問題:“中國土地上種植了哪些轉基因作物。不知道這些不丟人,雖然你們不在乎丟人。”知識分子回復稱,饒毅願約其辯論轉基因。崔永元隨后應允,並提出進行直播。

  在崔永元的一位前同事看來,他對轉基因的態度頗令人費解。在崔永元赴美紀錄片中,多處違反科學報道常識,比如沒有采用權威信源,抽樣調查頗為隨意,引用傳聞作為例證。“其實社會需要小崔這種質疑和警惕的聲音,但他已經完全情緒化了。”

  不過,這位前同事依然極度推崇崔永元在口述史和老電影報道方面的專業程度。“但轉基因上,他用態度代替方法的做法還是不可原諒的。”

  另一位曾與其共事的媒體人對微博上的爭論不以為然:“很多人誤解他、曲解他,甚至非議他,都沒有讓他停下腳步。對崔老师的印象永遠是年會上那個反應敏捷,思路清晰,管挖坑還管埋的聰明人。”

  崔永元已經習慣面對種種質疑。他在微博上的回復似乎早與身份、年齡無關。老癟三、凍硬的狗屎、網絡流氓帮、司馬夾頭,他經常用這些带有個人風格的語言“問候”對方。公眾也在適應着崔永元從屏幕上的幽默風雅,到微博上一言不合就開罵的人設轉變。

  兩天前,崔永元轉發了一段自己談抑郁症的視頻。“你罵我就罵了,我無所謂,但如果是其他的抑郁症病人,我建議你不要用這麼下流的手段去侮辱他,因為這個對他傷害太大了。”在他以“戰斗”為主微博里,這也成為少有的溫暖。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