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孫妍
6月,江南又迎來了梅雨季節,上海時而陰雨綿綿,時而暴雨如注,上海街頭開始出現了五彩的共享雨傘,原來,做共享雨傘的企業都鉚足了勁,想要在梅雨季來臨之前,占領上海、杭州等地的大街小巷。
可是,不管在上海還是杭州,共享雨傘都出師不利。OTO共享雨傘在上海前後投放了200把免押金、不收費、不設密碼的“三無”雨傘,結果遺失率幾乎為100%。6月22日,5萬把共享雨傘出現在杭州的火車站、地鐵站、商場等地,但一夜之間全部被城管的執法人員收走了,原因是共享雨傘在戶外公共區域投放時,存在占用公共設施的情況。跟共享單車類似,共享雨傘又一次成為一面公民素質的“照妖鏡”,又開始考驗一個城市的包容度。
共享雨傘,來了!
6月中旬,記者在上海街頭偶遇了共享雨傘,一把彩虹傘孤零零地鎖在公交車站台的欄杆上,天上正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趁著等公交車的時間,記者試著借走了這把雨傘。掃描把手處的二維碼就會出現一個名為“借借”的平台,下載App或關注微信公眾號,只需支付20元押金,租金標准是1元/天。獲取密碼後轉動密碼盤,就可以成功開鎖將傘借走了。雖然借傘所花的時間只有一兩分鍾,比買一把傘方便,但整個過程並不需要進行實名認證,雨傘也沒有裝定位系統,押金的數額相當於雨傘的成本價,所以這些無樁的共享雨傘歸還時具有隨意性,遺失率相當高。
共享雨傘分為有樁和無樁兩種,支付寶信用借還提供的共享雨傘全部都是有樁的,一般都在有人值守的連鎖店。芝麻分滿600就可以免去58元押金,收費標准是2元/天。操作過程是掃描二維碼,點擊確認借傘後,頁面顯示“已經借出”,向門店的服務人員展示以後,他們會拿鑰匙來開鎖。沒有實現全自動借傘,依靠人為監管還是會存在漏洞,而且在哪個門店借傘就要歸還到哪裏,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共享雨傘,走了!
近幾天,上海街頭的共享雨傘漸漸消失了,記者一一打開共享e傘、oto共享雨傘、JJ傘、春筍、來把傘等十幾家共享雨傘的微信公眾平台和App,上海市區域的地圖上一把傘也找不到,有的App連借還地圖都還沒有上線。這些共享雨傘要么還沒有進入上海,要么已經消失在人海。
唯有“借借”還能在浦東新區附近找到幾個點,但記者實地走訪過兩個點,都只零星剩下一兩把傘;“魔力傘”在上海只有徐彙區的一個總部顯示有43把傘可借;覆蓋最廣的要屬支付寶的信用借還,在大型商場、超市、電信天翼營業廳等地都可以找到借傘點。
借還點的設置太少還可以通過運營來解決,共享雨傘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占用公共設施的監管問題和有借無還的公民素質問題。
目前,在杭州被“下架”的共享雨傘准備投入傘桶來放置雨傘,還有一些共享雨傘尋求與商場、地鐵等公共場所的合作。
共享雨傘企業也在想辦法降低遺失率。從記者拿到的一家共享雨傘創業公司的財務預測來看,主要的成本集中在傘的硬件成本和線下運維的人力成本,如果要在一把成本不到20元的雨傘上裝定位系統,從成本核算來看,是不太合理的。所以采用實名認證和信用分來規避不還傘是較為可行的方法。目前,共享e傘已經開啟了實名認證,而支付寶的信用借還本身就建立在芝麻信用分的基礎上。
投資人說
“共享”是繼“O2O”以來,唯一火了的概念。在這個風口,不少共享雨傘還是拿到了天使輪的融資。5月22日,共享雨傘“春筍”宣布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5月24日,“共享e傘”宣布獲得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5月28日,“JJ傘”宣布獲得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比起共享充電寶,投入共享雨傘的資本還不算瘋狂,但兩者相似的是,大部分投資人持不看好的態度。主要還是真實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的,雨傘、充電寶都是低成本的硬件,幾乎是人手一個的普及度,租賃的需求比自行車低。比起共享充電寶,投資人甚至用“更無聊”“更無厘頭”來形容共享雨傘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