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置身敦煌洞窟一樣,展品很多,不能一次看完,有些內容還不明白,搵日要再來。」這是一位觀眾看完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的感受。該展覽透過敦煌研究院數碼化技術的成果,結合文物和多項全新開發的多媒體節目體驗,令觀眾在香港也如置身在真實的洞窟,微觀佛國世界和人間百態,讓展品自己跟觀眾講故事。展覽以這三大特色全面介紹敦煌的歷史和藝術內容。(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梁美儀)
被譽為「中世紀百科全書」 的敦煌石窟,經歷了逾1600年的風沙危害和人為破壞,至今有病的洞窟逾400個,而且每天平均要接待6000名參觀者,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濕氣對壁畫的破壞很大。如何留住敦煌的腳步?敦煌研究院由90年代開始利用電腦數碼技術,永久保存敦煌壁畫和彩塑。今次展出的3個洞窟,有以高清打印技術複製的285洞窟,而45窟和254窟是以虛擬實境、影像融合技術製作的虛擬洞窟。
其中7件展品是一級文物
「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品110件,當中7件是一級文物。展廳門口13米寬的大銀幕介紹敦煌的千年歷史及幾代無名英雄如何以生命守住敦煌。進入展廳看見兩件第一次出境、各重五百磅的一級文物,右邊是《李君莫高窟佛龕碑》,此碑是敦煌現存最早的石碑,記敘莫高窟營建經過和年份。左邊是《北涼石塔》,刻有漢字經文和古印度婆羅迷字經文,是研究北涼佛教及藝術重要資料。
一比一複製第285洞窟
當入到按一比一比例複製出來,是莫高窟最早有明確紀年的第285洞窟,還聞到從敦煌帶來建造牆壁的泥土味道。這個首次來香港的洞壁,繪畫了印度神祇、希臘日神月神、中國神話伏羲女媧等,見證了西魏時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洞窟外有高清圖片和多媒體為觀眾細說洞窟內的五百強盜成佛等因緣故事和本生故事。
在285洞窟旁有幅臨摹的舉哀圖,此圖繪畫了當釋迦牟尼離世時各族王子的悲傷情緒,有的割耳,有的削鼻,有的剜心,有的刺胸,有的捶胸,而圖左邊是頭戴冕旒的漢族皇帝悲痛至步履不穩要宮女攙扶。
VR漫遊第45洞窟新體驗
參觀者不可錯過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仔細看第45洞窟及相關解說,感覺猶如在「虛擬漫遊」,在漫遊期間更獲得洞窟的資訊。
影像融合技術呈現254窟色彩
第254窟用逾萬張照片整理,以影像融合技術呈現洞窟色彩,中央中心塔柱窟有印度洞窟的影子,是早期(北魏)典型洞窟形制,三面是雙層佛龕。中心塔柱圓券龕內坐交腳式的彌勒佛,雖然佛的額上寶珠和臉上金箔早已脫落,雙臂肘部以下又殘缺,但在兩部投射器把如火焰背光等顏色投射在佛像上,參觀者可深入了解佛像的各部分,亦令人聯想到古時佛像雕塑的精美絕倫。洞窟牆上的故事畫會自行介紹釋迦牟尼前生善行和降魔成道的故事。
《五臺山圖》 是現存中國古代最大的地形圖, 館方用約13米寬、3米高的弧形螢幕,以立體動畫的方式顯示出平面圖像,參觀者可以按放置在螢幕前的3組機器,點選圖中的建築如著名唐代木建築大佛光寺、文殊菩薩化現和民間生活等便可得到相關解說。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投影
另一幅大型投射畫《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是唐代供養人畫像中規模最大。從中了解唐代貴族婦女的服飾、化妝和頭飾配搭。而後面侍婢身穿束腰帶的男兒裝,可見唐代的女子頗為開放。此畫宋朝時曾被另一新壁畫覆蓋,1940年代發現後,1950年時任敦煌文物研究所美術組組長段文傑(後來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二任所長)用了數年時間修復。
展場內有多幅著名的經變圖都是高清打印,觀眾透過旁邊的多媒體裝置了解壁畫裏的佛國世界。其中一幅《勞度叉鬥聖變》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構思及設計成電玩遊戲,希望吸引年輕人多了解展品內容。
壁畫數碼化細節更傳真
敦煌壁畫數碼化後,以前肉眼看不見的細節東西全部現形。「數碼敦煌」展覽設有飛天全接觸,觀眾透過多媒互動遊戲認識不同朝代飛天的特徵,裸體童子飛天在你眼前起舞。在藻井藝術走廊舉頭便見各朝代圖案豐富、色彩艷麗、結構和紋樣多變的藻井。
群童活動衣冠服飾更清晰
莫高窟和榆林窟有逾百個洞窟繪有兒童圖像,數碼放大後清楚見古代群童採花,有童子玩與現代曲棍球相似的步打球。其他的還有童子疊羅漢和已失傳的遊戲騎竹馬等。
衣冠服飾方面,有于闐國王李聖天耳戴玉石耳環,兩手尾指戴寶石指環。另外,敦煌壁畫中染指甲的全是男性,甚至少數民族也喜愛染甲,其中一圖是回鶻可汗的指甲塗上顏色。可見美甲風尚並非女士專利。而古代婦女喜歡用梳子作頭部裝飾,大致有幾類:在前額上方插—把梳或插—對梳齒相對的梳;亦有在前額上方和頭兩側各插一梳或兩鬢各插—對梳,在腦後插梳亦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