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灣村村長李秀梅(右二)與前來祝賀寶誕的嘉賓及村民合影。 記者 潘仲男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潘仲男報道:登記有逾700名村民的沙螺灣村,在政府逾30年來漠視村民要求築路的訴求下,現時只餘約20人常住人口,而香港近年面對嚴峻土地短缺問題,對他們而言絕對是政府在過去未有善用土地之故。適逢洪聖寶誕大部分村民回到村內慶祝,他們在慶典上也贊同要繼續努力爭取築路,並希望現屆政府可有新思維解決村民以至香港面對的困局。
禮聘劇團演7齣粵劇戲寶
「沙螺灣水陸居民恭祝把港洪聖大王千秋寶誕」已踏入第51屆,今年於8月16日至19日(農曆七月初六日至初九日)舉行。大會禮聘彩龍鳳劇團在誕會期間公演7齣粵劇戲寶。18日周六正誕日是高潮所在,值理會仝人早上拜神,至下午1時上演粵劇《賀壽仙姬大送子》及《痴鳳狂龍》,現場座無虛席,不少戲迷村民更是一早爭佔前排位置。另一方面,青山同勝堂花炮會攜同花炮及醒獅前來賀誕,晚上續演粵劇《王寶釧》。
大會禮聘彩龍鳳劇團在洪聖寶誕期間公演,周六正日現場座無虛席。
下午2時舉行大會典禮,沙螺灣鄉公所洪聖寶誕值理會大會主席陳運深在典禮上提到,要舉辦慶典面對最大的問題便是交通,亦是沙螺灣村一直面對的問題,僅是一水之隔,令要謀生的村民面對諸多不便,大部分村民也回不到村裏長住,社區人口老化非常嚴重。他質疑政府常說發展大嶼山,但到底願意擺放多少資源,相鄰便是世界一流的機場,沙螺灣村卻愈來愈破落。他認為村民應該要繼續爭取築路的訴求,並獲在場的數百名村民拍掌叫好附和。
村長相信處方有誠意解決
離島民政事務助理專員歐尚旻在慶典上則提到,今屆政府相當重視發展大嶼山的工作,香港正需要一些新思維去做發展項目。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去年成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各政府部門一定會務實檢視發展項目,如何優化整體環境,並令其成為更宜居,有更多經濟活動的社區。據政府網站介紹,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負責統籌、規劃和推行各項計劃,以平衡大嶼山的保育和發展。
洪聖寶誕當然少不了醒獅慶賀。
沙螺灣村長李秀梅說,今年3月曾與辦事處人員作初步溝通,在7月亦與該處的工程師及另外2名來自顧問公司的人,由深屈道行至沙螺灣實地考察,相信處方也是有誠意。她指出,希望可擴闊現時的行人道路至可以行車,將沙螺灣連接至機場島及東涌等,以便解決大澳以至沿岸10多條村一直面對的交通及救援等問題。李另透露,當日參與典禮的人數與往年相若,估計全日有逾千人到場。
二澳村同樣面對交通問題
與沙螺灣村民面對同樣問題的二澳村原居民、大嶼山西北沿岸鄉區聯會主席龔學成表示,暫時對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僅抱觀望態度。他於1995年成為二澳村的代表,與沙螺灣村一同爭取築路多年,但過去政府多次以人口稀少,不符成本效益為由,推搪村民訴求。龔認為人口稀少是一個偽命題,因沒有基建配套,在比較下村民當然會選擇搬走,但當村民搬走,人口更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龔說,聯會亦建議政府可考慮從機場外的南環路,以橋連接至沙螺灣村,只有數百米距離,工程較少相信會較易完成。龔又提到,現時辦事處成立不久,會先給予對方一段時間處理工作,但若日子久了發現政府實際是繼續如以往用官僚態度應對村民,必定會以一些行動表達不滿。
沙螺灣與香港國際機場僅一水之隔,在碼頭不時可看到飛機升降。
老村民出意外求援存隱憂
沙螺灣村原居民、大會總理文志強在寶誕當日也一早抵達,為活動張羅。他講述,平日每天只有4班船出入沙螺灣,若非已退休,要上班、上學的村民根本難以留在村內居住。目前村內常住人口只餘下約20人,他們普遍也有80歲,交通問題成為了一個隱憂。文的父親是其中一個尚於村內居住的村民,由於年事已高,登記了平安鐘服務,約2星期前的傍晚5時多,社工通知文收到了他父親的求助,但因已經沒有船隻往來,需由東涌步行到村,最終擾攘至近8時才找到他父親,幸好只是平安鐘壞了發出錯誤求助。文指也曾擔心並父親跟他搬到市區居住,但老人家住不慣,現時他每個周末會回到沙螺灣住,一來照顧父親,二來認為這裏才是家,是將來安享晚年之所。
沙螺灣村因交通不便,現時僅餘約20人常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