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市民對香港法治狀況意見調查》結果。圖左起:智經研究中心理事李金鴻、智經研究中心副主席劉鳴煒、中大學者鄭宏泰及沈圃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煒強報道:民間智庫「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市民對香港法治狀況意見調查》,以了解市民對香港法治狀況的觀感。調查發現,最多受訪市民認為「司法獨立」是本港最重要的法治層面;另外,有超過四成半受訪者不認同「為社會公義而違法是可以接受」。智經副主席劉鳴煒指出,香港近年多宗具爭議的案件,都與政治有關,惟難以單一事件判斷法治評價升跌原因。他強調,公眾不應「政治撈埋法治」,因為容易造成「輸打贏要」的局面,變相損害法治。
法治落實維持社會秩序評分高
「智經研究中心」去年11月委託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逾1000名市民,調查他們對香港整體法治狀況,以及在具爭議性法治議題、法治意識的評價。
調查顯示,受訪市民認為法治在維持社會秩序及促進經濟發展層面的落實狀況較理想,以10分為滿分,「維持治安及保護人身安全」獲6.83分、「打擊貪污」6.48分和「以法律機制促進經濟發展」6.33分,這三個層面的評分最高。
相對來說,受訪者認為政治及政府施政相關層面的落實狀況欠佳,「政府開放」5.26分及「防止政府濫用權力」5.17分,這兩個層面所得評分最低。
三成半滿意香港整體法治狀況
調查又發現,最多受訪市民認為「司法獨立」是最重要的法治層面,有19.7%,差不多達兩成,明顯較其他層面高。其餘較多市民認為重要的法治層面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香港司法問題自行處理和解決」等。
在香港整體法治狀況滿意度方面,表示滿意的受訪者約佔三成半,不滿意的則約兩成七。當中55歲或以上、內地出生、在職或傾向建制派的受訪者,對整體法治狀況的滿意度較高。
被問及具爭議性的法治議題時,逾四成半受訪者不認同「為社會公義而違法是可以接受」,但對於「司法覆核制度被濫用」的看法,表示同意及不同意的各佔約三成,反映意見頗為分歧。
輸打贏要態度會變相損害法治
被問及「香港人法治意識」是否足夠時,只有約兩成的受訪者認為足夠,認為不足夠的則有36.1%。但是,問及「個人法治意識」是否足夠時,有逾四成受訪者認為其法治意識足夠,表示不足夠的為22.5%。
對於近期一系列社會關注的案件,包括UGL事件,會否影響市民對法治的觀感,劉鳴煒表示,他們不會為了單一案件進行調查,亦「不會建議任何人以一單案件判斷香港的法治情況」。他認為,香港近年比較多具爭議性案件,均是和政治有關。他認為公眾不應「政治撈埋法治」,否則容易產生「輸打贏要」的態度,這會變相損害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