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跌停”机制的港股,股价一日狂泄几十个点并不罕见,但佳源国际、阳光100两家内房股在1月17日午后双双大跳水,让业界一片哗然。
回看两只股票的走势,均自午后13:00时出现小幅波动,其中佳源国际在14:00时开始大幅下行,15:00时后即跌落谷底,最大振幅达91.54%,最低报1.40港元。
阳光100则在接近15:00时开始大跌,并在半小时左右达到当日最低位,跌幅接近80%,最低报0.75港元,达历史最低。
在收盘之前,两只股票均获得小幅回升。
截至1月17日收盘,佳源国际收报2.52港元,相较1月16日收盘价13港元,跌幅80.62%,市值蒸发逾260亿港元。
相比佳源国际的“闪崩”,阳光100也并未好上太多,收盘股价显示为1.31港元,跌幅64.59%,市值蒸发逾60亿港元。
事实上,当天股价出现异动的并不止佳源国际和阳光100,嘉年华国际董事长景百孚持有的仁天科技控股也同样大泄73.33%,收盘价仅0.016港元。
有分析指出,当天的地产股重挫还引发了细价股洗仓,其中跌幅超过50%的就有弘达金融控股,跌幅68.24%,收报0.027港元;安领国际跌幅51.41%,收报0.69港元。
对于佳源国际与阳光100的午后股价变动,资本市场还将其调侃为“跳水比赛”,并分别被封为跳水冠军、亚军。
“吃瓜群众”围观之余,也有不少金融人士在找寻原因,收盘前就有观点认为,佳源国际的崩盘与其近日披露的销售业绩有关,过于夸张的增幅让外界质疑其中真实性。
再稍作思量就会发现,即使销售业绩引人疑窦,但事情已过去数日,对于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而言不是新闻,为何此时才引爆股价跳水?
两只股份都是午后突然崩盘,有没有可能是被投资者做空?
查看交易记录,佳源国际1月17日估空数量约313.20万股,所涉金额约2515万元,相对于当天11.04亿元的成交金额,估空占比仅2.28%。阳光100当日的估空量更低,仅1万股,估空占比0.01%。
紧接着,另一种看来更具说服力的观点就指出,内房股和细价股大跌主要是美元债违约导致。
收盘后仅20分钟,有媒体援引香港资本市场知名人士、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先生的分析指出,佳源国际暴跌或因总值3.5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到期,出现债务违约。该票据于2017年11月发行,年期364天,票息8.125厘。
黄立冲甚至强调,今年是地产开发商的爆雷年。
另有分析也指出,此次“史诗崩盘”的原因之一,是房企长期没有贷款可拿,转而大举发美元债的问题。
但若从阳光100出发,并未发现有2019年1月到期的美元债,美元债违约一说有失偏颇。
另一个角度或许可以解读为,资本市场对于中小房企今年美元债违约的担忧,是地产公司集体破产的前兆?
此前有统计显示,2017年,中资美元债陡增至2379亿美元,2018年美元债发行规模有所下降,约1856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中资美元债的市场存量总规模达约7726亿美元,其中房地产行业约为515亿美元。
据称,由于2017年为中资美元债的暴涨,于2019年到期美元债约在1000亿美元以上。此外,境内债在未来三年也是偿债高峰期。
从以上数据看来,美元债引发股崩似乎是成立的,但有时候剧情的反转总是来得很快。
收市约两小时后,观点地产新媒体收到佳源国际方面发来的声明:“中国发展成熟的大型住宅及商业综合体开发商——佳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指出,有关集团分别于2018年1月19日及4月26日发行,共值3.5亿美元票息8.125厘的优先票据,集团确认已偿还全数款项。”
该集团还强调,目前财务状况健康,业务运作正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01.8亿元,同比增长94.6%。
阳光100方面也给出回应称,公司运营业务一切正常,今天是整个板块都在跳水,公司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且正在处理。
面对声明的发布,业内人士立刻给出了新一轮的解读——
“这一轮熊市,普通股基本都跌了一半,佳源国际的暴跌实属正常。”
“佳源国际只是个别案例,市场肯定很快买入,获利回吐则是人之常情。”
“内房周四的走弱肯定是受到佳源国际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叠加了最近跑赢大市后的获利回吐压力。”
至此,下午的风起云涌、激荡人心、怅惘两顾等等似乎都已经无影无踪,甚至有散户在惋惜今天未能买入佳源国际和阳光100,以一搏短期反弹红利。
有理智的分析指出,佳源国际三年前上市价为2.48港元,三年内即涨了5倍多,此次回跌也属合理。
还有人士提醒,对于非正常下跌的股票,博短期反弹风险较大,抄底要谨慎。
对规模盲目追求、业绩增量不增利、融资与现金流压力、市盈率过高……无论佳源国际、阳光100此次股价大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一下午市场上各方的解读,或许正反映出了目前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