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日前公布,標誌着大灣區建設實現了從戰略構想到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和新跨越。在全國兩會上,關於如何盡速落實規劃綱要,更好更快推進大灣區建設的議題,成為一大熱點,當中香港因素被反覆提及,正如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昨日表示,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始終是主角,說明中央對港寄予厚望,明確了香港的特殊地位、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的角色,而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某種程度亦將取決於「香港所長」發揮得如何,凸顯本港在大灣區發展過程中的主力作用。香港重任在肩,必須放眼大格局,負起主體責任,以主場意識、主角擔當、主動作為,加速推動實現大灣區經濟一體化,讓合作迸發出更多更大潛力,為大灣區,也為自己開闢出新天地。
根據規劃綱要,對香港的描述可謂濃墨重彩,明確將本港列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首位,顯示重視重用香港之意。綱要提出要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這些都是圍繞本港的固有優勢,以及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而「量身定做」,既彰顯香港特色,也為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是為了建設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最大特色是「一國兩制」,借助香港充分發揮所長,引領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灣區提供有力支持,以拉高整體水平,支撐引領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因此香港的主角地位、主力作用是明確的。為了配合落實綱要,那些制約大灣區優勢發揮的因素已開始着手解決,在三地對接和要素流通上不斷拆牆鬆綁,實現突破,例如中央公布包括「港人港稅」在內的8項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中銀香港昨推出新服務,讓港人可在中銀的香港分行,以見證開戶方式,辦理大灣區的內地中國銀行帳戶等,反映中央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相信更多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創業、就業和生活的政策還將陸續有來,目前是配合香港在大灣區發展,大灣區已非僅香港的「腹地」,而是真真切切的「主場」,正可讓港一展身手,這不單是國家發展戰略所需,也是港突破瓶頸、開拓發展新空間、增添發展新動力的契機。
香港作為大灣區建設的主體,必須擔起責任,抓住機遇,積極作為,根據本港的優勢和特質,以創新思維和辦法把規劃轉化成具體行動,深耕大灣區,發揮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作用,同時應確立時間表和路線圖,檢視工作成效。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做少了不行,做得不好不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競爭力,在灣區發展的大潮流中穩佔龍頭,分享更多紅利,推動經濟升級發展,增進港人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