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新华社
綜合中美領袖峰會後的新聞報道,峰會的成果可以大致歸納為:恢復談判;美國暫停加稅;允許對華為出售零件。
達成協議或任重道遠
在我們看來,這三個成果具體執行起來可能仍會磕磕絆絆,美國的鷹派可能對現在這個結果並不心甘情願,譬如白宮經濟首席顧問庫德洛在峰會的第二天(6月30日)就馬上出來對峰會達成的結果發表評論說,允許向華為出售產品並非全面特赦,一切仍以國家安全為優先考慮。並進一步說,特朗普總統和中國領導人在大阪G20峰會上達成的協議並非最終決定。所以,就目前的形勢看,雖然特朗普說峰會談得很好,但距離達成協議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不過,雖然協定估計無法迅速達成,但我們認為,中美領袖峰會最大的意義其實並不在最終協議達成的快慢上,而在於這次峰會的成果,改變了中美貿易戰逐步升級、越演越烈的走向。即是說,以本次峰會為標誌,中美貿易戰的高點可能已經過去,激烈程度開始要走下坡,逐步趨向平息了。
貿易戰令美國備受壓力
我們形成這個判斷的依據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特朗普和美國鷹派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利益並不完全一致。美國鷹派沒有選舉壓力,因而考慮問題更長遠、態度更堅決一些。特朗普因為有明年的選舉壓力,必須要考慮短期的經濟、股市、民意等因素。與中國的貿易戰長期化和進一步升級,對美國的經濟和股市都會造成衝擊,進一步加稅也會引起美國的物價上漲,削弱特朗普的支持率,因此,雖然美國的鷹派很想將貿易戰長期打下去並進一步升級,但這個策略很可能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繼續為特朗普採用的機會不大。
其次,貿易戰的長期化逐漸令美國的農民和企業界感受到了明顯壓力,民調顯示特朗普在上次勝選的農業州支持率走低證明了關稅政策造成的結果令農民反感。最近在美國擬對餘下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聽證會上,關稅政策遭到了美國企業的普遍反對,說明美國企業界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的態度開始從觀望走向明確的反對。簡單來說,以上象表明,貿易戰的持續令美國的民意出現分化,反對貿易戰的聲音越來越大,令貿易戰不容易進行下去了。
從峰會會談的表面上看,美國的立場較之前有所妥協,令到中美領袖峰會能夠達成幾項重要共識,不過這種妥協並非出自美國的善意(歷史證明美國的善意往往也都是靠不住的),實際上美國有所妥協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經濟和股市面臨的下行壓力,以及特朗普面對的選舉壓力,加上美國支持貿易戰的民意較之前有所逆轉,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美國立場的調整。
美股大幅調整可能性降低
預計隨明年選舉的臨近,特朗普將面對越來越大的選舉壓力,他對經濟和股市也會更關心(因為經濟和股市直接關係民意),這些對繼續打貿易戰不利因素的增長必將進一步限制特朗普在中美貿易戰中任性的空間,使得貿易戰趨向緩和的方向不至失控。總結起來就是,貿易戰的高潮已過,未來將較難出現類似之前的大幅度反覆。
貿易戰的方向趨向明朗,與貿易戰可能帶來的經濟下滑密切相關的股市面臨的壓力下降,美股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港股可能受到的周邊不利影響減少,加上中東戰爭的風險下降,美國下半年開始減息等利好股市的因素,港股的調整期可能已經結束,未來股市可能進入新一輪上升。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楊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