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發明家勇闖創業路 面向內地尋覓量產可能

2019-09-03
来源:香港商报

  

一次倒霉經歷意外引爆Gary發明單車的興趣,他在無師自通下創作出擁 有發明專利的創意單車。 記者 馮瀚文攝

  一個興趣便可能是星星之火,足以燃起成功的苗頭。單車公司「軸物行者」創辦人陳培基(Gary),無師自通下創出擁有發明專利的創意單車,將自己獨門的創意和技術傳承給下一代,同時亦勇於開拓事業新領域,在自己的創業路上堅持向前行走。

  香港商報記者 呂婉玲

  在多年前「六大產業」言猶在耳的時代,Gary碰到的一次倒霉經歷,意外引爆他發明單車的興趣。當年,還在膠袋印刷廠工作的他,一次不經意拿着膠袋碰到並弄花路邊一輛名貴單車,遭車主破口指罵。無心之失帶來一肚氣,「那個人當時的表情我現在還記得」。耿耿於懷的他,注意到創意產業是可發展的範疇,不需專業資格,加上自己擅於木工、燒焊、設計,於是成立軸物行者的想法由此孕育。

  平日常到健身室看着單車機、踏板機、划艇機等健身器材,Gary忽發奇想,「不如就造一部健身單車」。花了3個月的工餘時間,「移動版健身器材」誕生,他踩製成品到處「威風」,路上街坊看見都致注目禮,這款健身單車其後更獲得發明專利。

  「造好第一輛單車後,我常兜到那部名貴單車上次停泊的地方,想『捕獲』那車主,卻一直碰不見。如果現在碰到,我反會想多謝他,不是他,就沒有現在的軸物行者。」Gary從創作中獲得莫大滿足感,自此踏上單車發明之路。

  充滿市場潛力的創作

  另一部充滿創意的單車非常獨特,名字叫「向左踩‧向右踩」,不單是雙人單車,更是方向盤逆向的雙人單車。Gary說,這部單車的靈感取自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當時看見電影的海報,印象很深,男女主角背對各自踩單車;我就想如果現實中有一架背向的雙人單車,一定很有型!」

  雖然方向盤跟座位皆為背向,但需兩人同時踩腳踏,單車只向一個方向行駛,其中一方坐「倒後車」。「你可以想像是一對情侶吵架了,大家互不理睬,但仍坐在同一輛車上。」Gary笑言。

  對男士特別吸睛,大有哈利電單車風格的「哈利單車」,外形非常突出,更曾被PMQ元創方看中作活動推廣之用。「這部單車剛造好時踩出街,因為前後和中間那星星裝飾都可以亮燈,頗為招搖,都有阿Sir過來問我是什麼車。」Gary承認,哈利單車的確仿自哈利電單車設計,其座椅裝置在較後方,整體設計亦傾後,剛踏起來會有點不適應,但正正帶着哈利的粗豪之風,相信即使推出市場亦不乏擁躉。

  軸物行者成立前的7、8年間,由找材料、設計、動工,Gary一手一腳造出了7架別具特色的創意單車。2015年,膠袋印刷式微,Gary打工的印刷廠結業,一直在造單車發明的他沒有放下興趣,胸口掛上一個「勇」字,便毅然成立軸物行者,繼續發這個單車夢。

  將創意技術引進中小學

  公司成立之時,除了創作單車的Gary,還有負責設計、畫圖、與大機構聯繫和公關的其他4位成員。同屬創辦人之一的Paddy,是Gary的中學同門師弟,在偶然間認識師兄,得知他熱心發明和改造單車,幫助鋪橋搭路。Paddy一方面租出土瓜灣工廈單位為工作室,另一方面聯繫東華三院、聖雅各福群會等大機構,以至一些區內社區組織,讓創作品得以面向更多消費者。

  從事社會政策分析的Paddy亦為Gary的創作注入新概念,將社區元素融入其中,就如用廢棄車胎為社區小店製作花盆,又為慈善機構製作美食車等。製成品漸多,Gary的作品陸續放在社區組織展覽,不少學校和團體前來參觀,為公司打開新的契機。

  2015和2016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及推進STEM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意及解難能力,全港中小學校近年都致力推行相關課程。中小學老師參觀Gary的創意單車作品後,不少認為與STEM課程不謀而合,便把Gary的創意技術引進學校。自此Gary不時進校主持工作坊,讓學生不單紙上談兵,更能在其指導下,動手把想像化作現實成品。

  近年政府鼓勵創意產業和初創公司發展,Gary曾通過科學園主辦計劃成功申請12萬元的創業資金,但等待過程漫長。後來,他亦向生產力促進局申請資助,原本補助金額達17萬元,但審批後卻只獲得專利證書,所有補助金盡花在行政費上。

  堅持廢棄重用推動環保

  利用廢棄的車胎和其他廢棄物料作原材料,循環再用變成新的單車和其他製成品,是Gary的一貫做法。相比起節省開支,他說更重要的是推動環保,「一開始就意識到環保將是世界的潮流,所以我堅持用舊車胎。」

  「很多被丟棄的單車只是鐵鏈鬆脫、車胎漏氣,但車主往往不懂修理,拿去單車店維修又覺得奢侈,放久了就會丟掉。當中其實有很多零件仍很新淨、仍可使用。」堅持用廢棄材料已久,很多街坊都知悉Gary的用心,一有合適的廢棄物,也會預留給他,變相累積一定資源。

  Gary透露,現階段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工作坊,包括與社區和學校合辦的工作坊。然而,長遠來看,公司或者須另闢路徑加以發展。「教育和量產都是我們想做的東西,教育是現在主要的工作,除了到學校講授,我也會讓一些學生偶爾上來工作室幫忙,發掘這一行的生力軍。」

  工作坊與量產雙線發展

  至於更具賺錢空間的量產,Gary說:「要考慮的很多,例如怎樣把單車樣板改得盡善盡美,節省廠商要求改良的步驟,直接進入生產程序,省下無謂的開銷。」未來公司會以兩條腿走路,雙線發展,繼續舉辦工作坊的同時,探索量產的可能。

  內地市場龐大,充滿商機,Gary相當認同,「現在設計新款單車,都會刻意去想怎樣迎合內地市場需求,把這些元素加入創作中」。就如現在很流行的平衡車,其實在內地亦不難發現蹤迹,惟他認為平衡車普遍有安全漏洞,在安全性上有進步空間,正研發行駛穩妥、安全性高的平衡車,相信這種產品會適合在內地發行。

  另一方面,內地廠家多如繁星,Gary坦言在缺乏人際網絡或實際支援下,實在不敢貿然找一個內地廠家量產。始終沒有盲公竹,他深感很易撞板,「好多製成品都有想過量產,但有很多困難,主要是要找投資者,我們在內地沒有人脈,另外也害怕被抄襲」。

  Gary曾經視大規模生產、擁有自己品牌僅僅是一個夢想,但軸物行者已擁有一定的經驗,亦具備相當的創意和技術,這些無不是一個新品牌誕生的元素。無異於其他創業故事,軸物行者的未來,充滿着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現在正是Gary雄心勃勃之時,「軸物行者已成立近5年,就如一個嬰兒成長為小朋友,應該識行識走,我覺得現在都是時候多行一步」。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