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春約冒風雨上二表迎清醮

2019-09-09
来源:香港商報

  遠道回鄉參加上表儀式的村民合照。 周樹佳提供圖片

  慶春約是一條由7條中小型客家村組成的鄉約,其地雖處沙頭角東北部偏遠海隅,村民亦大部分遷離,但難得的是,這約份至今仍保留每10年(連頭尾實即9年)辦一次太平清醮的傳統,今年正值醮期,10餘名主事村民便在剛過去的星期日,無懼風球高懸,齊齊坐數隻小艇回到先輩合建的協天宮上表,以迓盛事的來臨。

  負責背馱表文直達天庭的功曹馬。

  祈請諸天神靈屆時降臨鑒察

  此約成立於200多年前的嘉慶年間,是由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村、梅子林、蛤塘、小灘和牛池湖(舊名:牛屎湖)組成,據傳其時沙頭角的鄉村組成了十約,以便籌建東和墟,第九約就是慶春約。約於百年前,為了祈福消災,此約的村民便辦起醮來,其後更在荔枝窩村旁風水吉地,興建了一座奉祀關帝爺的協天宮,此後醮會便一直在廟前空地舉行,延續至今。

  相信不少讀者對太平清醮的宏偉場面都深有印象,然而一場清醮,除了正醮期間的熱鬧精彩,其實背後還有很多事前工夫要辦,像開醮前的上表奏事,就必不可少,但這些過程除非是個狂熱醮迷,一般人都是很容易忽略的。

  「表」即表文,是古時一種下級向上級呈達意見的文體。上表是一種宗教儀式,又稱「通表」,無論道佛皆有,即主事者在年尾開醮前,透過道長先向上天啟奏,言明何地何人何事,於當年何月何日何時開壇設醮,並為期多少等等,以祈請諸天神靈屆時降臨鑒察。

  上表儀式在協天宮內關帝像前舉行,事前一陣狂風暴雨,誰知鼓鈸聲乍起,即雨斂風停。

  功曹馬背馱表文直達天庭

  為了顯出建醮者的誠意,香港的太平清醮多採用年頭初通表,年中二通表,再在開醮前夕三通表的模式行事,雖雲其表文內容和儀式大致重複,但因禮數所在,村民都是毫不計較,樂意遵行,而慶春約在剛過去的農曆八月初三所行的,就是年中的二通表。

  上表儀式除了必不可少的一紙表文,道長還會預備紙馬一匹,顏色一般是白、紅或粉紅。此馬又稱「功曹馬」,因馬背騎有值日功曹,也即古時的驛官,其作用是背馱上奏表文,直達天庭,故當道長誦經完畢,他便會把表文插入簡筒中,再交曹官攜帶,以火焚化,叱令發馬起行,那整個儀式便告一段落。由於派別不同,就筆者所見,正一圍頭喃嘸所行的上表儀式,因有不少細節,一般要花約1個小時;至於全真派所行的儀式則較簡約,半個小時便完畢。

  在沙頭角區內,除了慶春約,十約之中的第八約——南鹿約(又稱:南鹿社)也會在今年年尾打醮,到時區內又有一番熱鬧了!

  上表的表文。

  作者介紹

  周樹佳,曾當編劇記者,如今是香港史地掌故研究者、民俗文化課程導師。著有《香港名穴掌故鈎沉》、《李我講古》系列、《香港民間風土記憶》系列、《香港諸神》、《鬼月.鈎沉》等二十餘書。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