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斷「邦交國」的反思

2019-10-03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台灣與所羅門群島「斷交」後,又與吉里巴斯「斷交」,5天內連斷2國,使得目前台灣在南太平洋只剩4「友邦」。蔡英文上台3年多以來,創下7國「斷交」的紀錄,民進黨當局一籌莫展,已讓其標榜的「踏實外交」瀕臨崩解為「踏死外交」。

  美澳護盤無功而返

  其實,馬英九主政8年期間,只有岡比亞於2013年單方宣布與台灣「斷交」,而大陸為了維持兩岸關係穩定,一直等到2016年3月才與岡比亞建交。馬當局憑恃承認「九二共識」與大陸達成「外交休兵」,避免「邦交國」被挖角,可見並非毫無辦法避免「邦交國」流失。換言之,蔡當局不願面對「斷交潮」的真正根源,只會指責大陸「打壓」,卻不敢承認「聯美抗中」路線已走到了懸崖邊。

  尤其,自蔡英文上台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又無法掌握中美競逐下權力消長的趨勢,誤判以為靠美國的支持即足以抗衡大陸,乃形成台灣對外關係難以突破的障礙。更何況,兩岸關係惡化,蔡當局又一面倒向美國,甚至採取「反中」「抗中」「去中國化」的深具敵意行動,其負面效應勢必外溢到國際場域。復以中美在競逐角力之餘,台灣很容易遭到利益掛帥的特朗普政府利用作為「抗中」的籌碼,甚至可能淪為美方之棄子或犧牲品。

  先前連斷三四個「邦交國」之後,蔡當局一度以為找到國際靠山,尤其特朗普政府對大陸政策大幅調整,形式上在安全、政治上開始力挺台灣。然而,美國願意為台灣的「外交」護盤,考量的是戰略價值。對美國而言,南太島國被鑲進印太戰略的布局中,在大陸積極突破島鏈,插旗南太的態勢下,美國並非擔心台灣的「邦交國」還剩幾個,而是憂慮台灣成為美國的印太戰略破口。澳洲也不樂見南太島國與大陸建交,以免大陸勢力深入南太,破壞美國的印太戰略。因此,台灣藉助南太地區強權澳洲與大陸抗衡。更何況,所羅門群島是南太幅員最大的國家,如果加入大陸的「一帶一路」,對澳洲將形成強大壓力,也是大陸向第二島鏈突破的攻勢,堪稱戰略地位重要。而吉里巴斯所佔海域很大,2003年以前大陸尚未與吉國「斷交」前曾在該國蓋衛星監測站,加上將爭取建造軍港,勢必也會衝擊美澳之印太戰略。

  應坦然面對「九二共識」

  然而,此次從所羅門群島到吉里巴斯,美國為台灣護盤無功而返,澳洲協助也引發反彈。由於澳洲長年對南太小國頤指氣使,擺出霸權姿態,也讓這些島國產生反澳情緒。以索國為例,其選擇大陸,是基於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無論在國際貿易或國際政治都舉足輕重。而吉國外交轉向,也基於類似的考慮。

  值得注意的是,索國與吉國相隔幾天即與台灣「斷交」,影響深遠:一、此是美國首次公然介入兩岸「邦交」競逐,而兩國最後仍決定與大陸建交,證明蔡英文「聯美抗中」戰略對台鞏固「外交」毫無助益;二、在多方勢力介入角力下,索國仍決定選擇大陸,等同向台灣其他「邦交國」宣示,與大陸建交才符合自身的長遠利益,是否將產生後續骨牌效應,值得關注。

  總之,面對5天內連丟兩個「邦交國」的衝擊,蔡當局似乎已形成新的「斷交SOP」:譴責「斷交國」、批判大陸、撿槍拾砲大催票。換言之,蔡英文一手高舉「護主權」,一手叫賣「芒果乾」。顯然,蔡英文對「斷交」的回應,毫無對兩岸與「外交」政策路線的反省,反而把焦點轉移到2020大選,將「斷交」歸責於大陸,藉此來幫助她催票。然而,正如台灣前「外長」錢復曾言「大陸政策的位階要高於外交政策」,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還不改弦更張?還不坦然面對「九二共識」可以對兩岸良好關係與兩岸「外交休兵」發揮無比關鍵的作用?!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