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源於生活,又將生活融入藝術,因?城市面貌和社會進程的不同,每個地方孕育出的藝術風景都是獨一無二的。兩年一度的「城市當代舞蹈節」今年呈獻多個海內外的舞作,透過藝術家的多重視角,重新聚焦所居住的城市。打頭陣的藏族編舞家桑吉加的新作《Re-Mark》,延續他於去年意大利佛羅倫斯法比加藝術節的創作意念,以肢體語言重塑一個他記憶中溫暖的香港,撫慰城市的傷痕。
桑吉加去年为意大利佛罗伦萨法比加艺术节编创的作品《Re-Mark》。
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將以駐團編舞桑吉加的多媒體新作《Re-Mark》為「城市當代舞蹈節」的開幕節目,將於11月16日及17日、23日及24日假全新場地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上演。
桑吉加为CCDC编做的《Re-Mark》,是延续他于法比加艺术节的创作意念。
留下溫暖回憶
上年5月,桑吉加受邀往意大利佛羅倫斯,為法比加藝術節編創新作,在開始創作的前一周,他深入探訪這座文藝復興城市,從觀察當地人的日常、與當地舞者的對談中,去思考這古都的生活氣息。回到香港,桑吉加另闢蹊徑再造《Re-Mark》,對他而言,該作品是如何去定義他長年居住的「家」——香港,「關愛」與「互助」成為他第一時間想到關於這小島面貌的詞彙,決定用放大局部細節的方式去記憶這座城市。對於舞者而言,如何將這兩種抽象的情感融入舞蹈中?CCDC舞者譚之卓在接受本報訪問時則如此回應:「我認為『關愛』體現在不同程度人與人的接觸,可以是舞者之間的關愛,也可以是彼此的文化認同;另一方面,我從技術方面詮釋什麼是『互助』,主要是配合重心的移動和產生情感的支點。」每次的排練過程,他認為也是在有限時空裏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一種方法。
身體是城市的記憶載體
《Re-Mark》为今年「城市当代舞蹈节」的开幕作品
現代城市變化急速,景象日新月異,人,始終是大家對城市最深刻的回憶,有人曾說「每個人都是一座移動的城市,由不同的記憶片段組成,這些片段合成一座每個人獨特的城市記憶。」那麼對於《Re-Mark》而言,他們選擇將記憶中溫暖和愛的一面放大,用這種方式重新描繪這座城市。譚之卓說:「香港有許多充滿生命力的個體,包括我尊敬的人、創作團隊、視障社群、打掃衛生的陌生人等。我覺得是她們承載?碎片的故事,讓我感動、覺醒、信任。即使深夜在自己小小的空間裏也不會害怕,讓我可以繼續探索個人的價值。」他補充這些記憶不是過去式,而是進行中的,並將這些情感放進舞蹈中,把身體當成記憶載體,展開一場尋覓身份的旅程。
CCDC舞者将对人、物和岁月的感情放入舞蹈中。
「我常常覺得我不是在編舞,而是在學習。非常開放地聆聽所有人的想法,他們願意參與進來是我最榮幸的事情,讓我能夠篩檢,拿捏。」桑吉加說。譚之卓也表示桑吉加在排練過程中與舞者有許多的溝通,賦予他空間去打磨,共同搭建身體對作品的詮釋。是次創作,舞團請來本地跨界音樂家龔志成創作原創音樂,聯手製作全新舞蹈劇場體驗,拼湊這座城市的溫暖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