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要救國泰?怎救國泰?

2020-06-12
来源:香港商报

资料图

  作者:李明生

  疫情之下,航空業機停口停,支撐不住份屬遲早問題。國泰航空便因此陷入財困,以致港府不得不出手拯救。

  非救一企 實救旅業

  第一個問題是,應否用納稅人的錢注資國泰?畢竟,除了引入公帑,國泰還可要求股東加大供股,甚至自行發債融資等解決財困,政府既無必要更不應該插手私營企業。然而,當考慮到國泰佔據香港航空業的半壁江山,其客貨運量佔香港國際機場的57%和41%,故港府今次所救實非單一公司,而是涉及整個航空業,包括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以至是一整個旅遊業,確保海內外旅客能繼續飛抵香港。

  當然,國泰一旦倒閉,其經營航線總有其他航企接手,但這種航權分配不一定無縫交接,可能出現好幾個月以至好幾年的時差,這自然會影響到香港旅遊業的疫後反彈;疫情前,香港在全球220多個航點中,有49個客運點及14個貨運航點由國泰獨家提供。更莫說,每一個地方總有至少一家本地航企,環顧世界皆會將航空業及相關航空公司列為「大得不能倒」;好像德國、美國、法國等等,均已先後出手拯救自家航企了,情況就跟金融海嘯時,美國政府斥巨資支撐金融業及汽車業──「大得不能倒」確然含有「道德風險」,但客觀事實反映,各地政府始終寧願冒此風險,理由正是拒絕救援的背後風險更大,任由雷曼破產正是一大例子。

  回報可觀 退市得宜

  既然有救助必要,接下來的問題是,應該以何種方式救助?如前所述,國泰籌措資金的辦法不限一個,而政府亦可爭取善用每一分公帑。現在出台的注資方案,某程度已顧及幾個重要因素。其一,是由國泰股東承擔箇中117億元,以示私人投資者亦須自掏荷包,並非百分百由政府出資。其二,政府提供的273億元資金,包括總值214.5億元的優先股和認股權證,以及78億元的過渡貸款融資;也就是說,相關公帑不是「倒錢落海」,而是政府投資國泰成為股東,據外聘顧問估算可望取得4%至7.5%的回報率,比外匯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回報率高,另外,所謂貸款自然亦須國泰償還,將作為國泰負債的一部分。可見,有問政府注資273億元是否過多?其實某程度上,國泰如無必要誠也不想索取更多,因為相關注資背後皆涉額外財務開支(即公帑收益)。

  其三,在注資入股後,政府成為國泰第四大股東,故理所當然有權委任人員進入董事局;但當局已強調,相關「觀察員」不會干涉國泰日常運作,並只會留至國泰償還所有貸款及利息,以及贖回所有優先股為止。一來,該做法貫徹了香港資本主義精神,港府並無打算將國泰「公有化」,國泰依然是個自主私營企業;二來,相關「退出機制」亦非常重要,可確保政府的干預降至最低之餘並縮至最短。眾所周知,救市舉措往往易入難出,譬如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迄今也退出無期(疫情下還進一步加碼)。其實,香港在1997年金融風暴「打大鱷」時,亦曾大舉購入港股,當年所涉股份且還不限一隻;事後的完美退出,乃將股份打包為盈富基金,在港交所掛牌悉售市場。今次入股國泰其實情況相若,注資只為紓解一時之困,國泰遲早都會連本帶息歸還政府,期間對自由市場、對資本主義的影響可謂似有還無。

  有損市場競爭嗎?

  當然,本應可能倒閉的國泰,現在獲得注資後逃過一劫,這多少確然干預了市場的自然運作;但問題是,疫情的忽然襲來,難道又是自然的市場結果?這跟個別公司因自身經營不善而財困不同,國泰今次則是完全受累於疫情打擊,兩者不可相提並論。更何況,當德國、美國、法國等地都出手拯救航企,若然香港選擇袖手旁觀,國泰反而會陷入不公平、不自然的競爭劣勢。事實上,當金融海嘯時,美國注資金融業和汽車業,難道又不對其他企業的競爭力構成干擾嗎?大家心裏都明白,於此疫下非常時期,難免要祭出非常手段。再進一步言,各地政府向當地居民派錢撐內需、為當地企業減稅免稅撐經營,難道又構成不公平、不自然的競爭?所謂「積極不干預」不等於「完全不干預」,所謂「小政府,大市場」也僅描述大小而非有無之分,更莫說愈來愈多政府開始制訂產業政策,例如針對個別產業(如創科業)提供優惠措施,說明世上再無純天然的市場,大家亦不宜過分斟酌一個市場是否純天然。

  說到底,最理想的狀況,乃政府根本無須出手拯救企業,亦即企業根本沒有財困;唯有盡快推動經濟復蘇,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而非橫加枝節反過來損害經濟,不惜自殘地破壞經濟建設,無疑方為實現上述理想的根本之策。

[责任编辑:蒋璐]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