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鏐、錢俶批牘合卷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鶯報道:由深圳博物館聯合浙江省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湖州市博物館舉辦的“東南多勝事——雷峰塔與吳越國佛教藝術展”今日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0月11日。
吳越國處于中國古代唐宋變革的關鍵歷史時期,佛教宗派與造像藝術也處在中國化的轉型階段。經歷晚唐武宗滅佛與藩鎮割據、黃巢之亂的多重打擊,南北佛教已極盡衰微,而吳越國諸王立足東南文化傳統,崇奉佛教,廣建寺塔,開龕造像,刻經造幢,搜求佛籍,“佛僧之勝,蓋甲天下”,尤其是錢俶造八萬四千金塗塔與刻經的舉措影響深遠。
吳越國佛教思想與藝術均得到全新的開創與發展,形成了與東南文化相融合的藝術風格,雕版印刷技術也在大量刻印佛經的基礎上興盛;同時,與日本、高麗的文化交流與海外貿易促進了東亞佛教的發展。此外,與佛教文化密切相關的越窯青瓷與東南茶文化也在吳越國達到了新的高峰。
本次展覽分“千年勝景——雷峰塔的前世今生”“唐風宋韻——吳越國的佛教藝術”2個單元,通過展出阿育王塔、佛菩薩造像、銅鏡、經卷及經函等78件組精品文物,展示吳越國時期的佛教文化與藝術,有利于梳理佛教藝術的唐宋轉型及其中國化的歷程與特點,也將有助于從東南文化發展視角理解中國文明的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