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廣東主會場活動: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2021-04-23 10:03
來源:香港商報網

 4月22日,圍繞「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活動主題,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廣東河源市博物館舉辦了世界地球日廣東主會場活動。活動現場,舉行了「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評選活動」啟動儀式。

 「十三五」期間造林綠化1907萬畝

 據了解,近年來,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大力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綠色礦業發展、地質遺蹟保護、基礎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工作。其中,在土地綜合整治、礦山土地復墾、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岸生態修復等領域,一批批卓有成效的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夢變成了現實。「十三五」期間,廣東建成了367個綠色礦山,治理復綠礦山石場4.8萬畝,造林綠化1907萬畝。

 同時,廣東擁有接近1萬公頃的紅樹林。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還成為了我國開發的首個藍碳交易項目。該項目對保護區範圍內2015年-2019年種植的380公頃紅樹林按照VCS和CCB標準進行開發,預計在2015年-2055年間產生16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收益又將用於維護紅樹林的生態修復。

    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評選活動啟動儀式。

 爭創「雙高」示範省建設

 圍繞「十四五」廣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組織部署了廣東省綠色礦業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全面推進該省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構建礦業新發展格局。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中國區域地質志•廣東志》和《中國礦產地質志•廣東卷》兩部志書的編纂成果。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兩部志書的編撰籌備從2013年陸續啟動,對廣東的地質、礦產資源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可為廣東的地質調查研究、戰略性地質資源規劃、地災防治等提供參考指引。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余雲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廣東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以爭創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示範省為主抓手,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重點,帶動強化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堅定不移保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生態安全支撐。

 地災防治 減少潛在經濟損失26.8億元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人類工程開發活動變得頻繁,人為地質災害也隨之增多。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個重要途徑。

 活動現場以圖片展的形式着重介紹了廣東地質災害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目標與成效。記者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2020年,廣東超額完成了該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和民生實事綜合治理任務。其中,完成避險搬遷1244戶、工程治理勘察設計或施工1265處(大型以上隱患點305處),部署實施465處大型以上地質災害專業監測,減少受威脅群眾9.6萬人,減少潛在經濟損失26.8億元。今年,廣東還將繼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組織實施大型以上隱患點避險搬遷22處,建設完成廣東省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

    第二屆「粵愛自然」短視頻大賽啟動。

 「串珠成鏈」、線上+線下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引導公眾樹立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生態文明理念。

 此次活動現場啟動了第二屆「粵愛自然」短視頻大賽,鼓勵公眾以鏡頭的形式紀錄廣東山水林田湖草自然之美。首屆「粵愛海洋·粵愛自然」短視頻大賽於2020年成功舉辦。活動期間收到了來自全省150多位參賽選手(單位)的參賽作品,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以世界地球日為契機,今年的主會場活動還舉行了「廣東省自然資源主題宣傳行業聯盟」簽名儀式。廣東省生態修復協會、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協會、廣東省三舊改造協會、廣東省不動產登記與估價專業人員協會、廣東省海洋協會、廣東省海洋文化協會、廣東省測繪學會、廣東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廣東省土地學會、廣東省地質學會等10家單位在「廣東省自然資源主題宣傳行業聯盟」倡議書上簽名,承諾攜手為廣東自然資源改革發展事業鼓與呼。

 「廣東省自然資源主題宣傳行業聯盟」將立足自然資源主題宣傳策劃,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全國土地日」「測繪法宣傳日」等與自然資源相關的四個主題日為切入點,「串珠成鏈」,整合資源,推動主流媒體廣泛宣傳,促進各行業協會、專業學會深入交流,形成覆蓋更廣、傳播更遠的自然資源宣傳矩陣。

 此外,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根據疫情防控需求,在4月15日-4月24日開展為期10天的世界地球日線上宣傳活動。以生態地球、資源地球、數字地球為主題,製作了3個科普動漫短視頻,進一步引導社會公眾珍愛地球、保護自然的意識。同時,還推出了航測地球·瞰廣東」系列視頻,讓公眾直觀地從衛星影像里領略廣東自然資源之美。(記者  徐紅 通訊員 郭婉華)

 頂圖:觀眾觀看地災防治成效圖片展。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