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

2021-07-12 01:54
來源:香港商報

 做人常懷善良之心,會讓行善成為一種習慣,從而改變人生的前途、命運。

 善良的內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藏,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行善積德,能量和福報也會源源不絕,福氣滿滿。古語雲:「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善良是一切福報的種子,用心澆灌,自會生根發芽,欣欣向榮,結出善果,福澤深厚。

 宋朝時江蘇真州人許叔微,自幼家貧,刻苦讀書,很早就考上了秀才,卻在參加會試時屢屢落第。一次,他落地返鄉途中,乘船經過平望小鎮,夢見關王指點他說:「你沒有積下陰德,所以福祿淺薄,屢考不中。」許叔微說:「我家境貧寒,沒有錢財施捨別人,怎麽積陰德呢?」關王說:「你有善心,可以學醫濟世救人,我可以幫你。」

 許叔微回到家後,認真研讀醫書,悟得了扁鵲、張仲景的精妙醫理,醫術大進。凡上門求醫之人,許叔微都是有求必應,細心診治。遇到家境貧困者,許叔微還贈送藥物,不收分文。被他治好的人,不計其數。

 南宋建炎元年,真州發生瘟疫,許叔微上門為百姓診治,十活八九。五年後,許叔微到禮部參加會試,又經過平望,再次夢見關王,贈詩給他:「藥有陰功,陳樓間處;堂上呼盧,喝六作五。」

 許叔微醒來,苦思冥想,不解其意。當年會試,許叔微以進士第六名及第。不久,因上方有一名不合格,所以升為第五名。他的上一名叫陳祖言,下一名叫樓材,他的名次正是處於陳、樓二人之間。許叔微方才省悟夢中詩句的意思。冥冥中一切都有安排。

 許叔微與抗金名將韓世忠過從甚密,不滿高宗茍安江南及秦檜陷害忠良,退隱鄉裏,行醫濟人,百姓奉為神醫,尊稱他為「名醫進士」。

 許叔微心慈近佛,誌慮忠純,遇事敢言,為人豪爽,人們讚其「濟世活人,矢誌如一;救苦存憫,不為利回」。他的兒子許必勝、孫子許琮都考中了進士,家道昌盛,許氏一族成為名門望族。

 善良是一個人高貴的品格,心存善念,善待別人,上天自會眷顧,福報自來。星雲大師說:「德行善舉,是永不失敗的投資;慈悲大愛,是永不戰敗的盾牌。」

 北宋宰相司馬光將行善積德視為家族的傳家寶,司馬光在《家訓》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看;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名門望族,百世其昌,繁衍興旺,都是自祖上到後代子孫,一代人一代人行善積德而來。

 善良是一切福氣和福報的根源,一個人、一個家族只有行善積德,才能贏得長壽、富貴、康寧和善終,五福臨門,福運綿延。

 清代時,廣東順德龍山鄉人溫汝適,乾隆四十九年考取進士,有位相士給他相面,說他這一生只能做到四品官。乾隆五十九年,廣東的至大堤圍崩決。溫汝適因為丁憂返鄉,目睹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毅然拿出全部家產並組織捐資完成堤防的修築。

 除此之外,他還設立義學,講授儒家經典,五常八德,勸導世人積德行善,廣積陰功。後來,他回到京城,那位相士看了他的面相,很驚訝地說:「你一定種了許多福德,不然面相和骨格怎麽會改變這麽多?你可以升上兩品官了!」溫汝適把經過告訴相士,相士笑着說:「相由心生,你的前程未來不可限量!」

 溫汝適任尚書房行走、國子監祭酒、陜甘提學使,累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他的兒子溫承悌,道光六年考取進士,進入翰林院,做了刑部主事官。這也是因為溫家行善濟世,福蔭子孫的緣故。

 《格言聯璧》有對聯說:「古今來多少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一個人心存善念,積德累功,積攢的福氣和福報,不僅可以改變自身的前程和命運,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延續家風。

 人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行;人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去。人有善心,行善積德,不止是一種修養,一種慈善,更是一種遠見,一種智慧。善良的人,自帶福星,行善之心不滅,福星之光就會永遠跟隨。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