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梁則棟:傳遞正能量樹立好榜樣 想青少年所需盡心關愛下一代

2020-10-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付莉莉 報導:「梁主任,學校開展的「新孝行」活動效果很不錯。我們把家庭作為出發點,讓孩子們從愛家庭做起,進而愛家鄉、愛祖國,培植起他們遠大的理想。」 眉山市彭山區鵬利小學校長田江正與前來調研在該學校開展「新孝行」活動情況的區關工委執行主任梁則棟交流着。
 
 
  從縣委副書記崗位退下來的梁則棟,從2015年開始擔任眉山市彭山區關工委執行主任以來,他「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盡關工委所能」,主動作為、務實創新、真抓實幹,區關工委工作呈現井噴式發展,共建立關工委組織216個,吸納五老志願者6000多人,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的組織體系,為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有着長期從事黨政工作經驗的梁則棟深知黨政重視對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他堅持將上級關工委的會議精神、領導要求、工作部署主動及時向區委、區政府請示匯報,關工委工作得到了區上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不但將關心下一代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還被納入了區委、區政府的目標考核里。不僅如此,為了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宣傳,梁則棟創新工作思維,在他的努力下,從2017年起,關工委在區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設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專題講座。每年梁則棟和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都要去講課,為參加培訓的中青年幹部講解關工委的組織性質,關工委的責任,以及如何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前讓中青年幹部了解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義。這一舉措在全省開了先列。
 
 
  近年來,梁則棟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帶領區關工委一班人積極創建工作品牌。「讀家書、施家教、立家訓、傳家風」四家教育原是鵬利小學在本校學生和家長中開展的一項校內活動,梁則棟在調研中發現,該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起到了良好作用,他立即召集關工委在學校召開現場會,在此基礎上汲取經驗進行系統概括,在全區部署推廣開展「四家教育」活動。而鵬利小學《立家訓、傳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國家教育部關工委評為全國十佳創新案例,成為立德樹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案例,受到中宣部、中國關工委的充分肯定。與此同時,「四家教育」也被彭山區納入到當地學校的教育體系裏。
 
  在梁則棟的指導下,鵬利小學又編制了《蘇門家風》校本教材,通過一篇篇蘇東坡一族家教、家風、家訓小故事的講述,在校學生的每個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家訓,孩子們也在家訓中傳承家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和弘揚要與我們每個家庭的家長、孩子行為結合在一起,這樣才有意義。」梁則棟說。
 
  梁則棟堅持把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老少共築中國夢和「三愛」教育,作為關工委根本任務和永恆主題。他組建了青少年思想到底教育宣講團,組織30多名五老志願者,深入學校、鄉鎮、村、社區常態開展形式多樣「愛我中國,建設美好彭山」「築夢新時代,爭做好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等主題鮮明的各種教育活動700多場,實現了對全區10個鄉鎮、24所中小學的全覆蓋,受教育青少年達10萬多人次。他組織開展的青少年公益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以生動多樣的形式幫助青少年了解黨史、堅定信念、感受感恩、陶冶情操。此外,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彭山區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講團,積極開展「法律進學校」「法律進社區」「法律進企業」「法律進農村」等活動,舉辦各類法治講座500多場,受教育青少年5萬多人次。
 
  關愛青少年,就要一個都不少。梁則棟發動全區五老志願者採取「多對一」結對模式,開展「六個一」關愛活動,關愛幫扶「五失」青少年;組織關愛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心理撫慰、文化活動等;看望生病殘疾兒童;組織開展「助學成才」活動;組織開展大型公益暖冬行動;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組織開展關愛進特校活動……
 
  雖然從事關工工作僅5年,梁則棟卻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每一次調研,他都參與並親自帶隊,嚴寒酷暑,絕不缺席;每一次活動,他都親臨現場;每一份材料,他都親自審核把關;每一次培訓,他都言傳身教;以他的大愛,書寫着關愛青少年新篇章;以他的表率作用,為廣大五老樹立了標杆;以他有限的生命,奉獻給無限的關心下一代事業。「老驥志千里,夕陽更絢麗」正是對梁則棟的真實寫照。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