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深圳大學舉辦首個「校企交流日」 101家企業如期赴約

2024-06-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六月,往往是屬於畢業生的季節。在初夏的驕陽里,24屆畢業生們以青澀的姿態告別校園,走上工作崗位,開啟全新的人生「副本」;而在深圳大學,這所帶有鮮明特區烙印的高等學府此時已經以「深圳速度」開啟了2025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積極為學生和企業搭築溝通的橋樑。

    6月14日,深圳大學舉辦首屆「校企交流日」活動。101家企業應邀來到深大校園,觀賞校園景色、品嘗校園美食,同時參觀各學院特色實驗室,與校方進行了一場關於人才的深度對話。

IMG_4059.JPG

    首創高校「企業開放日」

    「深大有面向家長、學生的開放日,有面向媒體的開放日,那麼應該有、也必須有一個面向企業朋友們的開放日!」在活動歡迎儀式環節,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在現場進行致辭。他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高素質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頭等大事,也是企業持續創新的重要保證,學校的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支持,畢業生的就業也離不開企業的青睞。此次「校企交流日」活動系深圳大學建校41年來首次舉辦,也是國內首個由高校舉辦的面向「企業的集中開放日」。

    據介紹,本次開放日活動安排豐富。為了讓企業有「來深大做客」的感覺,深大在本次活動中設置了正式的歡迎環節,並且為每一位到場的企業代表匹配接待老師,進行全程一對一的服務。一天的行程里,企業代表們將乘坐校園巴士遊覽校園、在午餐環節感受學生喜歡的飯菜、品嘗荔園的荔枝、自選學院參觀路線深入了解專業特色等等,此外還有定製款深大禮品相送,讓嘉賓們「滿載而歸」。

    此外,深圳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陳雲飛也在歡迎儀式環節為2025屆畢業生做就業推介。數據顯示,2025年深圳大學將有11883名應屆生畢業。陳雲飛表示,「創新」、「積極進取」、「腳踏實地」是深大畢業生的關鍵詞,在崗位匹配、專業能力和穩定性方面,用人單位對往屆畢業生也一直有着較高的評價。

IMG_4060.JPG

    101家企業赴約

    本次校企交流日吸引了總共101家企業前來赴約,其中既有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這樣的「最佳僱主單位」頭部企業,也有各學院推薦的校友企業以及合作較多的企業,業務涉及各行各業,甚至有企業代表感嘆「第一次同時見到一百多家企業的hr」,足以稱得上是一場「hr的盛會」。

    活動開始前,比亞迪集團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荀猛代表企業發言。他提到,深圳大學的學生既有宏偉的戰略意識,又有很強的落地能力。目前,正有來自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等多個學院的超1500名「深大人」奮鬥在比亞迪各事業部,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在午餐環節,學校還在餐後精心設置了一個特別的「隨禮」環節。來賓們被邀請為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們留下寶貴的求職技巧或建議,以此作為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的鼓勵和指引。騰訊華南區校招經理彭肖表示,應屆生的工作經驗少,但最重要的是能快速吸收新知識,並且做到「為我所用」。在她看來,深大學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務實落地」,很有業務思維,因此能夠很快轉變學生到工作者的身份,積極進取並快速適應工作環境。

    活動現場,各家企業代表也與學校和其他企業進行了積極的交流,就各自的人才培養與招聘方案展開探討。工商銀行深圳分行代表陳家港表示,深圳大學為工商銀行輸送了大量優質人才,目前深圳分行已經在開展和籌備面向25屆畢業生的實習和校園招聘工作,十分歡迎同學們進行投遞。

IMG_4061.JPG

    深度遊覽展創新風采

    下午,各企業代表展開了一場「校園深度游」。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裏,代表們根據各自需求前往深大各個學院,參觀學院的特色實驗室、了解人才培養體系、育人成果,並與相關負責人進行直接交流。

    在傳播學院,代表們參觀了國家級傳媒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觀看了學生們的演播廳直播演示;在心理學院,代表們參觀了運用精密器材進行實驗的眼動與近紅外實驗室、腦電實驗室;在體育學院,高爾夫模擬器吸引了代表們紛紛上前體驗;在醫學部,設備齊全的實驗室、標本館、虛擬體驗機也引得醫療行業的企業代表頻頻點讚……

    杭州海康威視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HRBP李碧煊表示,以往的校企活動通常是學校組織學生前往企業參訪,而今天的活動邀請企業走進校園,形式新穎,也幫助企業深入了解深大的校園文化,同時更好地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美的集團深圳&香港城市總監甲子認為,通過走訪學院能看到深大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高投入、走前沿,各類實驗室和項目的建設刷新了自己對深大的認知,也更能看到深大在校企合作里投入的紮實工作和前瞻眼光。

IMG_4062.JPG

    而深圳大學開放、創新的底色則由每一位老師與學生組成。經濟學院21級學生李營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目前已經有了兩段頭部事務所的實習經歷,並且在大一年級的暑假就樹立了「實習積累就業經驗」的意識。「學校的老師會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學的選擇,鼓勵同學們感受真實的市場。」李營強說,「同時,學校還會定期舉辦求職講座、簡歷修改等活動,非畢業生也可以參加,因此大三的我實際上已經積累了不少求職經驗。」(記者 林麗青)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