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新华社长文回顾「十三五」: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

新华社长文回顾「十三五」: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

責任編輯:刁瑾玲 2020-10-25 12:06:01 來源:新华社

    新华社25日刊发《「十三五」發展紀實: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长文,回顾中国「十三五」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文章指出,「我們即將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016-2020,中国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中華民族闊步走向全面小康,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圓滿實現。5年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篇布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跨越。

 勇立潮頭、領航前行,推動中國發展躍上新的大台階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南海出發,驅車100多公里,來到這片土地。「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給出了清晰定位。

 如今,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雄安新區向南2000多公里,深圳前海。經濟特區中的「特區」由灘涂變新城,200多棟建築拔地而起,17.3萬家新設企業落戶,50餘項制度創新在全國複製推廣。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裏向海內外宣示,中國將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5年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描繪好未來5年國家發展藍圖,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協調推進,事關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催人奮進。

 5年光陰,只爭朝夕。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從2015年的15.5%提升至2019年的16.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892元,形成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1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成為新市民,5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得到解決。

 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目標;2018年,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向世界宣示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盛典,匯聚中華兒女奮力前行的時代洪流。

 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聯動發力,不斷塑造中國的嶄新面貌。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份額接近30%,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高速鐵路總里程達3.5萬公里,高速公路接近15萬公里,流動的中國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一項項重大工程驚艷世界;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中國天眼」落成啟用,北斗導航系統正式開通,5G網絡加速成型,創新偉力持續迸發。

 「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謀遠慮、着眼大局,深刻洞察國際國內發展走勢。無論是「十三五」規劃建議,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開篇都聚焦一個關鍵詞——新常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這是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規律性呈現,是走向更高發展境界的必然歷史過程。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十三五」規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新常態下,發展路向何方?「『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着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斷清晰而堅定。「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新發展理念,科學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12月,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國內考察來到江蘇徐州。在徐工集團,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企業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創新發展的好模式、好經驗:「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新發展理念作為發展指揮棒,始終貫穿「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長遠、運籌帷幄,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5年來,夙夜在公、風雨兼程,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遍布廣大城市、鄉村、企業,一次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深改委會議、中央財經委會議等重要會議,同專家學者、企業家、科學家、基層代表等座談,對「十三五」期間國家的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斷,進行一系列重大部署。

 破解制約轉型升級的深層次矛盾,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進行頂層設計,提出任務舉措,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明顯進展;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防控金融等領域重大風險,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東北振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個個國家重大戰略打通區域協調發展「經絡」,各大區域板塊良性互動;全面深化改革釐清政府和市場關係,高水平開放聯通國內、國外市場,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起錨遠航。

 「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沉着、保持定力,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不移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堅持黨的領導」——「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這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之一,同時單辟一章就「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作出詳細部署。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部分黨政機構整合重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在體制機制上得以強化,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這5年,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萬眾一心加油幹」、「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習近平總書記號召下,全國人民一起拚搏、一起奮鬥。

  「十三五」時期,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中美經貿摩擦加劇,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道路並不平坦。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政協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這5年,無論是迎戰外部環境變化的驚濤駭浪,還是應對國內發展的困難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不斷攻堅克難、化危為機。

 2016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被確定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十三五」時期,從總體平穩到緩中趨穩,再到穩中有變,中國經濟運行始終保持穩的主基調,穩住了基本面,築牢了基本盤,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為複雜多變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

 4.9%!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延續二季度以來轉正態勢,復蘇更為強勁,前三季度累計已實現正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布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顯示了中國的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顯現了中國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和力量。

 改革創新、破局開路,引領中國號巨輪駛向高質量發展航程

 「當初得知要退捕上岸,心裏挺着急,大家擔心生計。真正上了岸,在政府幫扶下,很多年輕人學手藝找到了工作。」安徽省馬鞍山市原薛家窪村民三姑娘說。三姑娘家有5艘船,長江禁漁後,漁船拆解得到補償款和過渡期生活補貼,一家人搬進新居,丈夫成為護漁保潔員。「長江禁漁是件大事,關係30多萬漁民的生計,代價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態保護還是值得的。」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調研時強調。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發展重要支撐、經濟重心所在。2016年1月,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大江奔流,山川換新顏。

 5年間,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9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達74.9%,污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十三五」時期,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國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5年來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打開動力轉換之門——「這些產品都是自主研發的嗎?市場佔有率怎麼樣?」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拿起一塊陶瓷基板邊看邊問。企業負責人告訴總書記,公司成立50年來專註做一件事,就是堅持自主創新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目前90%以上的設備是自主研發,光通信連接器用陶瓷插芯佔全球市場用量75%以上。「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這是總書記的殷切希望,也是國家發展的方向。

    2018年3月,參加全國兩會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5年來,從科研院所到高校,從高新技術企業到高新區,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來到創新要素最活躍的地方;從出席中央會議到在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始終牽掛於心。

 「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5年間,共和國的決策者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設立科創板,完善科技獎勵制度,科技創新政策舉措更加完善。

 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布局建設50多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科技創新空間布局持續優化;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碩果累累,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國之重器相繼建成運行,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下線……5年間,中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進入並跑、領跑階段。

 「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

 5年來改革破局,高質量發展持續向縱深推進——「機遇就在你們手裏。」今年8月19日,馬鋼優質合金棒材車間裏鐵花飛濺,一片忙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鼓勵企業加快發展。

 2016年至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多家鋼鐵企業,既有通過整合躋身世界級企業的馬鋼,也有走出去發展壯大的河鋼;既有實現轉型升級的首鋼,也有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太鋼。

 「十三五」期間,中國鋼鐵產業從行業陷入全面虧損,到實現去產能目標,再到行業效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有力驗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

 這5年,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上升至2019年底的76.6%,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得到遏制;通過降成本,徵收了66年的營業稅退出歷史舞台,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降低,2016年至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代表,「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

 5年間,一系列標誌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落地生根:實施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產權制度改革把「有恆產者有恆心」寫進中央文件,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得以完善,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前不久,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中央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闡明了以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累計與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全球營商環境排名躍升至2019年的第31位,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年來,我國對外開放走向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

 今年在全球疫情蔓延形勢下,從廣交會搬上雲端,到服貿會、進博會如約而至,中國接連舉辦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動力。「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新的重大發展戰略。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決策。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旗幟鮮明地表明了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姿態。

 人民至上、造福人民,帶領全體人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翻越一座山需要多少年?四川大涼山,懸崖絕壁之上,阿土列爾村人祖祖輩輩在這裏生活了數百年。2016年11月前,村民出行全部依賴「天梯」。「看着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有關涼山州「懸崖村」的電視新聞報道時,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2020年5月,村民們終於下山了。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44人,陸續搬遷至位於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幾千年來壓在村民頭上的「貧困大山」,終於翻越了過去。「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下愚公志,吹響衝鋒號,引領脫貧攻堅進入決戰階段。

 貧困,「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中最突出的短板。2015年底,中國還有5433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多數西部省份的貧困發生率超過7%,貧困程度深、減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一鼓作氣,盡銳出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貧工作,堅持每年召開一次脫貧攻堅專題座談會,持續不斷深入貧困地區考察調研,走進一個個貧困村訪貧問苦,對貧困群眾念茲在茲。從進一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到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再到着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每到脫貧攻堅戰重要節點、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都提出更明確的思路,部署更精準的舉措。為推動貫徹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工作機制,2017年開始,習近平總書記每年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等情況彙報。為確保最後勝利,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最大規模的會議,直接對從省級到縣級的幹部提要求、作部署。

 牢記總書記囑託,5年累計有290多萬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在總書記始終掛念的「三區三州」,貧困人口由2017年的305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43萬人;總書記關心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總體實現和基本解決……

 「十三五」前4年,中國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末的5.7%下降至2019年末的0.6%。當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正進行掛牌督戰,向貧困堡壘發起最後的衝鋒。

 「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今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全世界鄭重宣示。——聚焦民生「小事」,補齊民生短板,促進公平正義,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推行垃圾分類、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

 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小事」當成大事辦。「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反覆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舉措、花更多氣力,一件件抓落實:

 5年來,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創新創業大潮湧動,新職業不斷出現;

 5年來,全國棚改開工約2300萬套,幫助500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截至2019年底,3800多萬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近2200萬困難群眾領取了租賃補貼;

 5年來,義務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清零;

 5年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床位數超過761萬張,近3000萬老年人享受高齡補貼;

 5年來,健康中國戰略穩步實施,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5年來,民主法治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頻,一批重要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相繼制定,通過民法典,出台疫苗管理法,修改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深入推進。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彰顯深厚為民情懷。今年10月17日零時,青島市全員核酸檢測樣本基本完成,5天時間,採樣超過1089萬份。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堅定有力。面對前所未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果斷打響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千萬人口大市關閉離漢通道;4萬餘名醫務人員星夜馳援;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8歲的老人,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全國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約2.3萬元,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治療費用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

 「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審議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勾畫藍圖。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我們必將創造新的更大奇蹟,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原標題: 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時期發展紀實)

責任編輯:刁瑾玲 新华社长文回顾「十三五」: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