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華禮儀】坐看武林 再起風雲

【中華禮儀】坐看武林 再起風雲

責任編輯:副刊 2020-12-30 17:25:0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今年武術界熱鬧非常,因為是李小龍80歲冥壽,讓一眾「龍迷」以多方式慶祝。由李小龍至《葉問》系列功夫電影風靡全球,讓中華武術成為近代華人的驕傲,但當武術由熒幕走回現實,卻被批評不管用、不實際,讓人不禁歎息武林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李小龍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武術家,他為人傳頌的不單是拳腳招式,還有功夫所蘊藏的傳統哲理。 (馮俊文攝)

 相信每個男生在看功夫電影或玩武俠遊戲時,也曾想過化身成為故事主角,打遍天下無敵手,在江湖上叱吒風雲。但活在21世紀的今日,傳統武術只是小眾的文化項目,「你出手快,還是子彈快?」武術已失去了古代的軍事實用意義,但是否就代表沒有意義?香港文化節及中華國術總會創辦人趙式慶並不這樣認為。

 作為本地著名的武學倡導者,趙式慶對本報記者坦承當代武術的確存在「不管用、不實用、不現實」的問題,武德變相淪為空談,脫離真正的「武」。但他仍希望可以藉著不同的方向,協助武術重返正軌,讓這項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先禮後兵 點到即止

 趙式慶引用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一句「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指出這已涵蓋了武的精神。「武」在當今意義最重要是塑造人格,講究內外兼修,文武雙全。

 隨着武術和民族發展,尚武崇德不斷被習武者強調,「未曾習武先修德」,武德是習武者的基本規範,並非單純在武力、戰爭上的行為,而是一種人格道德修養,要求習武者尊師重道,待人以禮儀,先禮後兵,與人交手點到即止,切不可亂作殺傷。由武者切磋武藝時的一個抱拳禮,已展現「以武會友」的寬容大度,右手握拳象徵四海,左手開掌象徵五湖,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為文,右拳為武,表示文武兼備。「現今做得到嗎?我認為我們已偏離了真正的文化內涵……」趙式慶指,從文化精神、形式,包括載體上,現今只談拳術不談兵器術,放棄沿用古代精彩的兵器內容,是近一百年武術淪落的原因之一,當中包括尚武精神的衰落,促成今天趨向一種華而不實的表演,為人詬病。「若要重新注入當今意義,要有很多改革、反思。」

 無論是哪個門派,哪種技法﹐武術訓練最核心的價值,是一個字「勇」。「勇氣是要通過對打提煉得來,常說仁者必有勇,『勇氣』是透過鍛煉身體,在對抗中超越自己、超越畏懼練就的。」趙式慶認真地說。


趙式慶認為武術不止是攻防技巧,更包含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馮瀚文攝)

 借鑑內地發展方式

 武術從戰國時代就被稱為「技擊」,作為搏擊、生存的技能。唐代開創了以武入仕,加強軍旅武術訓練。及至明清時代,武術門派形成,可是分門分派也令習武之人故步自封。民國時期,將領張之江倡導國術運動,將武術正名為「國術」。1949年後,又統一稱為「武術」,並列入體育項目。趙式慶說,近20年,武術文化才再次受到重視,舉國對武術關注的程度每年都有提升,「對於日後內地武術文化的發展及復興,我抱有樂觀的態度,香港可以學習。」

 雖然香港武術的前路不明朗,但回顧過去,仍保留著著較多傳統元素,因40、50年代武術家南下,將正宗技法帶到香港,如洪拳、蔡李佛拳、客家功夫等,加上香港面積小,承傳工作相對內地集中。「可是香港政府配套資源與內地有很大差異。」趙式慶說,對比內地由國家主導推動武術發展,多項武術種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豐厚資源;反觀港府則希望與民間互動、協作,先要找到合適夥伴,再要獲得立法會通過,難以做到「一拍板就去馬」。趙式慶建議:「香港武術承傳處於較迫切的階段,即使香港推出非遺資助計劃,但由收集清單至執行,過程漫長。港府是重視武術文化的,但過去可能無從入手,如能有相關政策整合資源,並與更多認受性高、資源豐富的團體合作,會更容易收到效果。」


趙式慶重視與武學相關的研究及教育項目,曾出版香港武術文化研究叢書,進行過深度的研究及口述歷史採訪。 (馮瀚文攝)

 武術要年輕化

 武術文化博大精深,卻缺乏良好的文化生態,趙式慶建議要將武術轉為職業化才有助傳承。他指出香港教拳術的人,大部分是退休人士,年輕人寥寥可數,以其師弟林存浩為例,他是林家洪拳林鎮輝兒子,是年輕一輩中具代表性的武術家,卻要靠擔任健身教練的收入維持生計,只因武術受眾很有限。傳統武術面對青黃不接的問題,若不想慢慢走向博物館,就要與時並進,將武術年輕化、活起來,趙式慶認為可透過創新思維及手段將傳統文化滲入現代表現形式,再推廣至市場。

 趙式慶提議可以向日本借鏡,20世紀初,日本政府已經對傳統武術文化發展有清晰的思維,一方面保留傳統流派,讓各大流派重新註冊、考證其真偽,當傳統流派得到政府認可,便有相應的資源及品牌效應,令傳統模式得以延續。同時要統一競技比賽的系統,包括形式、準則。對於傳授者及學員而言,可以同時有兩條路選擇:白天教授官方認可的武術形式,讓學員容易入手及接受統一及科學化的訓練;晚上,學生可以到武道館接受深入、個性化的傳統武術深造內容。「兩者套路、訓練方法完全不同,但這種關係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趙式慶說。


近年不少文藝團體嘗試將武術與舞台表演融合,如香港舞蹈團的「舞×武」劇場《凝》。 (Henry Wong攝)

 為傳統武術注入新生命

 自古以來,武術與傳統文化的糅合度一直很高,過時過節舞龍舞獅,廟會慶典等民間活動,也摻雜著著著武術精髓,而戲曲、粵劇乃至小說、講古,皆蘊含武術元素,武術與民間習俗、表演密不可分。

 武術融合舞術

 來到21世紀,傳統武術由街頭走進演藝廳,較具規模的是香港舞蹈團長達三年的計劃,打造「舞×武」劇場《凝》,舞者首兩年向中華國術總會學習南方武術,教授包括嶺南洪拳、永春白鶴、蔡李佛及八卦掌,第三年則進行實驗創作,從武術的套路招式中,發掘新的肢體語言,打開舞與武的對話,近月更推出虛擬實境(VR)影像,借助科技重現作品的創作旅程。

 科技助推廣

 為弘揚香港傳統藝術及文化慶典,趙式慶出心出力創辦「香港文化節」,今年已踏入第6屆。文化節其中一個推廣重點是武術文化,以往不少活動也取得理想效果,如3年前籌備的「電影.社群.百年嶺南洪拳展覽」,以3D技術將洪拳宗師林世榮的「鐵線拳」重現當下,呼吸、用力等細節比對古老拳譜,如實展現出來,令外界開始關注科技在推廣武術中的角色,思考如何為傳統武術注入新生命。趙式慶認為新媒體及科技是當今重要的載體及工具,用新穎手法重新包裝傳統文化,會更有吸引力。如上述3D動畫能夠完整紀錄每一個套路招式,對有興趣習武的人士,富有啟發性,日後即使某門派的傳人年事已高,透過3D技術紀錄的套路精髓可以一直保留,功夫就不會因而失傳。


「香港文化節」早前以3D技術重塑洪拳宗師林世榮的「鐵線拳」套路。 (「香港文化節」提供)

 名門之後 習武悟道

 趙式慶出身香港名門望族,注定長大後要接手家族的航運生意。但他骨子裏卻懷著文化使者的靈魂,總希望為傳承文化出力。身高1.9米的趙式慶,高人一等,身姿挺拔,猶見大俠、武者的風骨。趙式慶8歲習武,認為武術帶給他很多瑰寶,「首先,是毅力,現時很多人想走捷徑,投入最少卻想有最大回報,但武術告訴我不能如此。我相信只要值得去做的,即使投放很多但未知回報,仍會繼續前行,武術提醒了我要有務實精神。除此之外,武術也讓我學會果斷、臨危不亂,尤其是我身處大風大浪的航運業,經常有波動,需要保持平常心去對待難題,讓我可以做最理性的判斷,有勇氣去執行決策。第三,是精神面貌,這面貌並非立刻改變某些事情,而是待人處世的態度、身體的狀態,例如過馬路時的警惕性,以及與人接觸的氣場等。」(文:Ruth Chung)


趙式慶自幼習武,先後隨洪拳泰斗林鎮輝、中華武學權威學者馬明達、永春白鶴拳名師李剛等人研習南北派武藝。 (馮瀚文攝)

責任編輯:副刊 【中華禮儀】坐看武林 再起風雲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