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電動車產業朝氣勃勃,香港有沒有機會在這個龐大的產業鏈中分得一杯羹?綜合業者與經濟學家的意見,智能電動車的盛宴,香港企業原來已手持入場券,這個產業的參與者,大部分都是新企業或者企業轉型,基礎相差不遠,只要下定決心投入,還是有希望在產業中佔到一席之位。
「智能電動車產業是新興產業,大部分廠家一開始都是虧損的,因而更需要政府帶頭支援,港府可以引導財團或風險基金參與,長線則親自下場投資本地新興企業。」力勁集團創辦人劉相尚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如此建議。
港企已成產業參與者
力勁集團總部位於葵涌華星街,由劉相尚在1979年創立,專門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壓鑄機、注塑機和數控加工中心(CNC)。旗下的力勁科技(558)擁有8個生產基地,中國內地佔6個,中國台灣和意大利各佔1個,全球員工約3600人。力勁科技的一個客戶為世界知名電動車品牌。
劉相尚創立的力勁集團受惠電動車產業崛起生意大豐收。
回顧40多年來的創業歷程,劉相尚憶述說:「當年香港的壓鑄機都是由日本進口,價格昂貴,服務難保障,因而就想自己做品牌。」就這樣,1980年力勁推出第一代力勁熱室壓鑄機,1989年推出第一代力勁注塑機,2006年力勁在港交所上市,至2008年收購意德拉,力勁晉身成為全球最大的壓鑄機生產商。
攜手灣區城市強強聯手
劉相尚指出,本港發展智能電動車的優勢還包括身處大灣區。大灣區各個城市各有所長,本港有技術研發空間,其他兄弟城市人口多,整個大灣區交通、居住條件都很成熟,各個城市優勢互補。
廖群相信香港技術加內地製造可互補互強。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亦認為:「本港在高科技及高端產業方面大有可為,可以利用大學的科技手段和研發理論落實應用;大灣區其他城市則有世界最強的製造業,香港技術加內地製造,互補作用很強。」
楊玉川相信智能化技術可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楊玉川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認為,本港參與智能電動車產業,可以從智能方面切入,提供科研技術。「目前造車企業一般分兩種,一是傳統造車企業,利用對車比較熟的行業知識,例如吉利汽車(175)與比亞迪(1211)。另一種是依靠智能化技術,推動電動車智能化發展,如最近宣布造車的小米(1810)、百度(9888)等企業。其實這是一種智慧工具的延伸。」
「本港發展智能電動車,行業的挑戰與機會並存。挑戰在於培養人才,學校缺乏工業方面的人才培訓,企業在挑選新血方面會遇到很多困難;工業需要土地供應,開發新的邊境土地,例如新界北部的土地,除了工業用地,也需要配套的居住環境。還有,希望政府能將工業大廈以更優惠的租金,提供給更多初創企業起步,作為孵化基地。」劉相尚補充說。
市場潛在需求大
另一方面,在智能電動車產業中,充電設施亦是重要一環。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港約有23472輛電動車,但公私營機構只提供約4600個供公眾使用的電動車充電器,其中逾1700個由政府提供,平均1個充電站要支援5輛電動車,可見充電配套嚴重不足,初創企業oneCHARGE創辦人周英瑋與友人便瞄準充電設施的商機,2017年在本港創立oneCHARGE。
周英瑋(右)與友人創辦OneCHARGE。
周英瑋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稱:「現在我們的充電樁不算多,只有十幾個,未來3年規劃建設600多個。一個機器價格1.5萬元左右。建造不需要政府批准。」事實上,本港環境局定下目標,要在2025年提供不少於5000個公共充電器,往後還會進一步增加,由此可見本港充電設施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oneCHARGE只有十多名員工,本港業務佔七至八成,公司正力爭擴充業務至亞洲其他國家,2018年順利進軍韓國,「東南亞各國交通擠塞問題嚴重,加劇空氣污染。儘管電動車在區內發展緩慢,但整個市場的潛在需求很大。」周英瑋指出,更方便擴充業務至亞洲其他城市,這也是香港發展智能電動車產業的一個潛在優勢。
產業遠景
香港電動車普及率居世界前列
早在十多年前,全港大約只有180輛智能電動車,港府近年積極推動節能減排,鼓勵車主轉開智能電動車,為電動車提供牌費優惠,只是本港居民多數居住在高層住宅,沒有自己的私家車房,電動車充電尤其麻煩,加上近年電動車牌費優惠又縮水,對本港電動車增長略受影響。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底,香港整體智能電動車數目為23472輛,佔所有車輛總數約2.5%。
近年智能電動車每年佔本港新登記私家車的比率急速上升,由2010年的0.1%、2015年的5.2%,上升至2020年的12.4%,亦即已升至每8輛新登記私家車就有一輛是智能電動車,相比其他國家或經濟體轉用智能電動車的速度,本港位居世界前列,比內地更高,全球排名僅次於挪威及荷蘭。
為配合環保宜居及智慧城市的發展,智能電動車普及化為大勢所趨,環境局早已定下有長遠目標,今年3月發表《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我們將引領香港在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未來路向,以配合香港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向『零碳排放‧清新空氣‧智慧城市』的願景邁進。」(香港商報記者 姚一鶴 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