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汽車行業高管相信在未來5年內,汽車行業將實現更大幅的盈利增長,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也將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汽車供應鏈問題和市場新進者带來的不確定性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畢馬威第22次《全球汽車行業高管調查》對汽車及相關行業的1118名全球高管進行了調研,其中,來自中國、德國和美國的受訪者最多。畢馬威中國的「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的部分上榜企業首次被列為調研對象,該榜單介紹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汽車科技企業。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3%的受訪者相信汽車行業將實現顯著的盈利性增長,僅38%的受訪者擔心行業前景。調查中的372名首席執行官也對汽車行業的其他發展領域具有信心,包括該行業應對下一次重大顛覆的能力。
畢馬威全球汽車行業主管Gary Silberg表示:「很高興看到人們對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普遍持有樂觀態度。自130年前汽車產業誕生以來,汽車製造商們極少面臨如此大規模的技術和商業模式變革。飛行出租車、車輛訂閱(租賃)服務、無處不在的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以及大型汽車科技公司的出現,都是我們在未來10年內可以期待的發展。」
危機與顛覆並存
然而,調研結果並不都是樂觀的。高管們擔心一系列影響供應鏈的問題,包括芯片、鋼鐵、稀土和其他稀有材料的價格與供應。超過50%的受訪者對這些材料的供應狀況持「極其擔心」或「非常擔心」的態度。然而,近半數全球受訪者認為他們對下一次危機或市場顛覆已經做好了「非常充分」或「極其充分」的準備。
對此,中國受訪者持有更為謹慎的態度。只有不到30%的中國汽車行業高管表示已經對危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諾伯特(Norbert Meyring)表示:「國內汽車市場瞬息萬變,對新技術和新主機廠的投資也越來越多,高管們正處於一個不確定性更大的時代。」
電動汽車需求呈現上漲趨勢
受訪高管預計,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將顯著擴大,但針對其將佔據多少市場份額尚未達成共識。
電動汽車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或將依賴于對快速充電樁的投資。77%的高管認為,消費者在旅途中的理想充電時間為不超過三十分鐘,而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充電樁充電需要耗時三小時以上。
調查還發現,汽車高管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預期,是基於電動汽車的擁車成本何時能與燃油車持平。雖然77%的受訪者認為消費者可以接受沒有政府補貼的電動汽車,但91%的人仍然支持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計劃。
在中國,23%受訪者認為,電動汽車在成本和定價上已經達到消費者的心理預期,這明顯高於5%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國汽車高管對政府補貼的反響更為強烈,34%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所有純電動汽車都應得到補貼,而全球平均水平為19%。畢馬威中國汽車產業審計服務主管合夥人徐侃瓴認為:「隨着電動汽車銷量在中國整體汽車銷量中的比例迅速增長,人們對未來電動汽車市場保持樂觀也是理所當然的。」
新進者的崛起和數字化變革
78%的受訪高管認為,未來幾年汽車的購買方式會發生顛覆性的改變,到2030年,大多數汽車將會在線上交易。並且約四分之三的人預計,未來有超過40%的汽車將由製造商直銷給消費者。因此,中國受訪高管最關注的發展戰略是數字化營銷和社交媒體運營,這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帮助企業推廣新的銷售模式。
隨着企業向數字經濟的轉型,受訪高管們預計汽車製造商將利用收集的大量數據獲利,43%認為汽車製造商將向汽車保險公司出售數據。
科技和汽車產業的融合為汽車行業带來了新的合作機遇和市場新進者。初創企業正借此機遇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高管們相信,科技公司將在汽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來自畢馬威中國「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的受訪企業堅信,初創企業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並重塑行業秩序。他們也更看好針對自動駕駛領域的大型技術投資。傳統受訪者認為,自動駕駛汽車運營商的前三名將會是各大主機廠,而「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的受訪者則表示,科技企業將佔據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前五席中的四席。
諾伯特表示:「新興汽車企業正在尋找科技和汽車領域的頂尖人才。憑借充足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遍布中國的商業網絡,這些敏捷企業相信他們有絕佳的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以及全球汽車行業。」
據悉,畢馬威于2021年8月在全球範圍內對汽車及相關行業的1118名高管(276名來自中國汽車企業)進行了調研,其中包括372名首席執行官,325名高級主管、業務部門負責人或經理。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24%)為汽車製造商工作,其中13%為一級供應商工作。卡車製造商受訪者佔比11%。2020年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受訪者佔比27%。35%受訪者的公司年收入在1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之間,38%受訪者的公司年收入低於10億美元。(記者 朱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