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前海發布開發開放系列成果 深港合作走深走實

前海發布開發開放系列成果 深港合作走深走實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1-12-07 22:37:19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7日,在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視察前海9周年之際,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舉行成果發布活動,活動發布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展情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2021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等前海開發開放系列成果。

 

    據悉,這是首次發布「大前海」系列建設成果,也是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具體舉措。會上,德勤中國發布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2021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顯示,前海合作區營商環境已躋身全球營商環境第一梯隊,接近世界一流水平。邁入「黃金十年」的「大前海」,進一步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謀劃推進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

 

 

    深港合作成果豐富

 

    據了解,今年以來,前海堅決扛起貫徹落實「前海方案」主體責任,推動重點任務取得階段性進展,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實現良好開局起步,在深港合作、改革創新、對外開放、新城建設「四大領域」均取得豐富成果。深化深港對接聯通上,全國首家深港澳聯營稅務師事務所落戶前海,累計實現香港註冊建築師、澳門核數師等14類港澳人才僅需備案即可執業,382名港澳專業人士完成執業登記備案,推動實現「港資港法港仲裁」,加快建設前海港澳聯誼中心,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等3家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加快深港產業融合,支持香港金融、會展、現代海洋、科技服務、數字創意等優勢產業在前海發展。今年1-10月,前海合作區實際使用港資39.9億美元,佔全市近50%,同比增長20.7%;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的港企累計達2456家。促進青年交往交融,為港澳台青年提供各類專項扶持資金,今年發放三批次共5100多萬元,實施2021年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累計發布1362個崗位,舉辦2021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建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港澳台僑青年創新創業促進中心等平台,拓展青年創業空間至12萬平方米,累計孵化創業團隊共計549家,港澳台團隊286家。

 

 

    活動現場,前海管理局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全港各區工商聯簽訂合作備忘錄,至此,前海基本實現港澳主要工商協會對接聯通全覆蓋。香港電訊與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合作項目也正式啟動。港交所集團在國內設立的唯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台——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發布「前海倉單」建設成果,引領行業「標準」 助推數字轉型,幫助中小企業以低本高效方式取得供應鏈金融服務,據悉,「前海倉單」質押已經獲得上海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認可,合計授信30億元。

 

    前海「跨境信用標準」創「里程碑」

 

    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前海深港合作舉措更實、對接更密。活動發布的《基於跨境活動的企業信用報告格式規範》,是前海2021年另一項重大創新成果。該項目從容易達成共識的企業信用報告格式規範入手,逐步探索和建立境內外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共建機制,是跨境信用建設的起點和突破口,是建立跨境信用標準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前海方案」要求,前海要「創建信用經濟試驗區」。深圳市信用促進會秘書長鮮濤在會上介紹,前海立足深港合作的戰略定位,推動跨境信用標準的建設有重要意義。該規範具有「三大優勢」:一是需求驅動,通過推動深港信用服務機構基於跨境信用互認痛點難點開展信用標準的研製,增強標準的適用性;二是標準先行,通過創建不同國家和地區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轉化標準,增強各地區信用報告的可讀性;三是創新發展,通過引導香港信用服務機構參與標準研製,藉助香港信用服務機構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增強信用報告轉化標準的國際影響力。

 

    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

 

    前海制度創新範圍更廣、層次更深。今年以來,全市各部門在前海試點制度創新成果75項,累計達685項。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出台人才發展、辦公空間、金融等產業政策。創新國際中轉集拼物流模式,打造海運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和離港空運服務中心,海運集拼分撥全球貨物價值超200億元。

 

    加快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建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推動實施粵港澳新型研發機構支持計劃,思謀科技、涂鴉科技、小馬智行等一批創新型企業落戶前海,新興產業註冊企業累計達3.15萬家,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搭建快速預審平台,成功推動300餘件高質量科技專利申請走向海外。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支持前海雙15%所得稅政策延期,優惠目錄擴圍、門檻降低,預計全年新增受惠企業1.2萬戶,減免稅款增加約5億元;前海稅務局推出發票「秒批」等舉措,約3000戶一類企業受益,辦稅時間縮短75%;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前海試點商事主體歇業登記制度,為經營困難企業設「緩衝帶」,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維持成本。

 

    加快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前海對外開放力度更大、水平更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啟動「一帶一路」貿易組合樞紐港,會同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等建設特殊經濟區自由貿易創新聯盟;深圳海關牽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組合港航線達到10條,進出口物流時長由過去5至7天壓縮至2天,節省企業物流成本超30%;推動媽灣智慧港開港,成為大灣區首個5G智慧港;深圳海事局推動西部港區國際集裝箱班輪通關便利化,國際航行船舶在西部港區移泊免辦相關手續。

 

    金融開放窗口功能進一步提升,深化「六個跨境」改革,FT自由貿易賬戶落地以來,資金流動超過1314億元,9成以上流向香港;啟動建設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簽約入駐瑞銀、法國安盛等145家金融機構,1/3為港資、外資機構;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先後上線天然氣等8個交易品種,推出「前海倉單」;深圳20家「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中12家在前海落地首單業務,正推動設立「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

 

    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出台《擴大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行動方案》,前海法院創新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聘任來自港澳地區的仲裁員149名,成功調解商事糾紛案件超600件。

 

    前海新城建設交通更暢、人氣更旺

 

    加快釋放擴區的強大規模效應、乘數效應,前海新城建設交通更暢、人氣更旺。擴區實施穩步推進,加快編制實施前海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對新擴片區實施統一規劃、統一監管、統一政策,推動產業促進、金融開放、法律服務、跨境貿易、人才發展等政策同步覆蓋,發揮南山和寶安的優勢,實現1+2>3的效果。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亞洲規模最大區域集中供冷站在前灣片區投入運營,擴區後匯聚空港樞紐、海港樞紐、會展商務、現代服務等國際灣區核心發展要素,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交通布局不斷優化,擴區後的前海有1個國際機場、2個鐵路站點、7個港口碼頭、5個開放口岸,海陸空鐵齊備,交通內聯外暢,深圳機場衛星廳投入使用,機場三跑道、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正加快建設。

 

    公共配套持續完善,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加快建設,深圳濱海演藝中心、「灣區之眼」、深圳書城灣區城投入使用,構建世界級活力海岸帶。桂灣片區華潤10萬平方米商業、卓越4萬平方米商業等優質商圈項目開業,山姆前海旗艦店啟動建設。桂灣公園正式開園,前海石公園成為「網紅打卡點」,推動國深博物館開工,推進前海泰康國際醫院建設。

  海關創新監管點燃發展引擎

 會上,深圳海關介紹支持前海合作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

 深圳海關一直積極深度參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重點圍繞通關便利和監管模式改革,依託自貿區、綜保區等開放平台,累計推出64項自貿創新舉措,其中31項被省級以上部門複製推廣。

 深圳海關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提升前海對外開放的能級。今年8月,實現前海綜保區二期封關運作,面積擴容了將近1倍,有效緩解跨境物流倉庫不足的困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拓點、延線、成網,已開通10條航線,今年11月單月突破1萬標箱,環比增長76.1%,實現大灣區內沿海沿江港口無縫銜接。(記者 王娜 姚志東)

責任編輯:郭昕玥 前海發布開發開放系列成果 深港合作走深走實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