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堅持「動態清零」政府須有實際行動

【港事講場】堅持「動態清零」政府須有實際行動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2-02-10 00:07:16 來源:香港商報

 針對第五波疫情正呈幾何級爆發,特區政府宣布收緊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將六類新處所納入表列處所,令總數增至23類,全部要在本月24日起推行「疫苗通行證」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重申,政府要堅持「動態清零」,這最符合香港現在的實際情況,同時要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

 香港疫情正面對兩年來最嚴峻的局面,確診個案數字飆升,令人驚心動魄,由於Omicron傳播快、潛伏期短,於是坊間有聲音認為Omicron防不勝防,應研究採取外國「與病毒共存」策略,並且準備所謂「退場機制」云云。特首強調政府將堅持「動態清零」,一錘定音表明特區政府在「動態清零」上不會動搖,止息了社會對於抗疫策略的爭論,這也是最符合香港整體利益、最能夠保障廣大市民安全的選項。

 不過,政府要堅持「動態清零」,不能只是口號,必須有實際行動跟上,當前最重要就是大幅增加檢測能力,強化對病毒的追蹤能力,並且擴大圍封堵截病毒的能力,這些既需要特區政府全面動員社會各界,包括愛國愛港政團、社團、民間組織的力量,也應該及早爭取中央的全面支援,派出專家及醫療團隊進駐香港協助抗疫,及早控制住第五波疫情。

 這一波Omicron疫情,其傳播之強、感染人數之多,是以往第四波所未見,加上Omicron正在全球大流行,不少國家對於Omicron「舉手投降」,提出所謂「與病毒共存」的抗疫策略。香港社會近期也有一些聲音,認為Omicron難以應對,而且其症狀較輕,香港也應考慮「與病毒共存」,但對香港而言堅持「動態清零」不能動搖,必須切實、有力地執行,原因有三:

 切實有力地執行「動態清零」

 一是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已指出儘管Omicron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相較Delta低,但仍較普通流感高,同時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期,病毒也在不斷變異,絕不能掉以輕心。「動態清零」依然是保障市民安全的最佳選項。

 二是「動態清零」是一個完整的抗疫概念,並非等於追求零感染,而是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下的常態化疫情防控總方針,以最低的成本發揮最大的抗疫效果,內地的抗疫經驗就是最成功例子,香港要擺脫疫情的「無間輪迴」,就必須嚴格執行「動態清零」。

 三是香港各界迫切希望與內地通關,在抗疫策略上就不能另搞一套,否則通關將更加遙遙無期。

 「動態清零」要成功落實的關鍵,在於快速發現快速處置,一旦被感染,能夠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的管控和有效的救治,從而最早切斷傳播鏈。所以,「動態清零」並非如一些人所說追求「零感染」,而是完全有效、可行的抗疫策略。

 抗疫需要精準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但香港的安心出行竟然沒有追蹤功能,更沒有強制使用,對於隱瞞行程的人士也沒有嚴懲,試問如何找出傳播鏈?抗疫需要精準劃定密切接觸者,但政府由於能力問題,難以大幅擴大檢測範圍,而且以香港極為有限的檢測能力,也難以做到精確追蹤。在社區抗疫上,政府更嚴重缺乏地區的動員力量,又不願意發揮政團、同鄉社團以至NGO的力量,單靠公務員自然是顧此失彼。

 香港當前的防疫措施和手段明顯追不上病毒傳播的速度,導致新增確診、尤其是無症狀個案不斷上升,迫切需要對症下藥地採取強化、補救措施。針對檢測能力不足、追蹤系統粗疏、治療能力有限等方面問題,當局必須盡快動員各方面力量,並向內地尋求有效支援,包括請求中央派遣檢測人員,協助加開檢測點,增建更多臨時性質的「方艙醫院」,甚至考慮請求內地派出醫療隊伍協助治療、照顧患者,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社會人員流動,並尋求政團、民間組織的支持和配合,全面提升抗疫能力,從而在較短時間內扭轉抗疫的被動局面。(作者:何子文 圖:中通社)

責任編輯:程向明 【港事講場】堅持「動態清零」政府須有實際行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