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收藏「琪」觀】鬥雞

【收藏「琪」觀】鬥雞

責任編輯:副刊 2022-02-17 12:57:48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劉海粟(1896-1994)一生致力美術事業,風格融匯中西,貫通古今。他早年習油畫,蒼古沉雄;兼作國畫,線條有鋼筋鐵骨之力。後潛心於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氣魄雄渾,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劉海粟作品《鬥雞圖》,1939年作,水墨紙本,122×67.5cm。

 鬥雞是以善打善鬥而著稱的珍禽,又名打雞、咬雞,兩雄雞打鬥時,可置生死於度外,戰鬥到最後一口氣,因此經專人馴養後可供觀賞娛樂或競技。鬥雞遊戲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時期已有鬥雞之風盛行。據《列子》記載,「紀渚子為周宣王養鬥雞」,上自王孫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鬥雞遊戲深入人心。唐代的文學家韓愈曾用詩描寫鬥雞的場面:「裂血失鳴聲,啄殷甚饑餒。對起何急驚,隨旋誠巧紿。」孟郊也寫過有關鬥雞的詩雲:「事爪深難解,嗔睛時未怠。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激烈的鬥雞現場令看客們熱血沸騰,雄雞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也極具鼓舞力。

 《鬥雞圖》局部。

 劉海粟描繪的鬥雞場景簡括生動,墨筆揮毫,取鬥雞之勢:一隻雄雞俯首低伏,腳掌抓地蓄勢待發;另一隻雄雞騰空而起,羽翼抖擻,動態十足,腳掌前伸作出進攻的姿態,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開啟。作者自敘此畫為「信筆速寫不復有相可得,寧計其工拙耶。」這幅畫將「速度」與「動態」表現得十分精妙,雄雞看似形散,卻將專注的神態和富有個性的動作生動地勾畫出來,羽翼隨着動作高高甩起,隨筆勢旋轉揮灑,強調動勢,使靜態畫面充滿張力,鬥雞的強勢氣魄躍然紙上。

 劉海粟,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江蘇常州人,現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1912年與烏始光、張聿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19年7月始任校長。歷任南京藝術學院一級教授、院長、名譽院長,上海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授予「傑出成就獎」,意大利歐洲學院授予「歐洲棕櫚金獎」。( 文:蕭芬琪)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收藏「琪」觀】鬥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