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10小時完成火眼實驗室搭建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10小時完成火眼實驗室搭建

責任編輯:楊穎婕 2022-02-19 11:26:25 來源:南方都市報

 近期,奧密克戎變種毒株造成香港新一波疫情,齊心抗疫成為當務之急。在此時,由深圳企業華大集團研發的「火眼實驗室」再次現身香港,深圳華大員工第一時間赴港支援。

 作為有豐富抗疫經驗的員工,深圳華大基因湯健勝是第一批馳援香港抗疫的人員。本應休假與家人團聚的他,卻和團隊毫不遲疑地出發了。湯健勝在接到任務的第二天便拿到了相關證件前往香港馳援抗疫。隨後,華大集團從內地緊急調配的200多名員工和100多台全球領先的抗疫檢測設備陸續抵達香港,寓意為「火眼金睛」的「火眼」實驗室以相當快的速度建立起來。湯健勝先後負責過沙特、香港、佛山、廈門四地的「火眼」實驗室的交付工作,這次馳援香港的「圳能量」讓這位資深抗疫人員深深感慨:同事們全力以赴搭建香港「火眼」實驗室的速度、鹽田出入境工作人員給馳援人員辦理相關證件的速度,儀器設備在深圳海關極快的通關速度…… 成了火眼實驗室迅速投入使用,助力香港抗疫的關鍵。

 一路「綠燈」氣膜實驗室僅用10小時完成搭建

 湯健勝2009年入職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香港「火眼」實驗室的交付負責人,他曾經是2016-2019年華大香港實驗室交付負責人,疫情暴發後,他負責過沙特「火眼」實驗室、佛山「火眼」實驗室、廈門「火眼」實驗室的交付工作,是一位「資深」的抗疫人員。

 「這次香港『火眼』實驗室重啟的速度非常快,僅用10個小時搭建完成。2月14日,16艙的華大氣膜「火眼」實驗室在香港馬鞍山體育館部署完畢。」湯健勝介紹道。

 華大氣膜「火眼」實驗室給大家第一直觀印象就是龐大的白色氣膜,這些「抗疫大白」給人信心與力量。本次香港搭建氣膜「火眼」實驗室時,動用了華大基因在香港的氣膜物料儲備,同時深圳也迅速運輸物料前往香港,「華大基因此前就已經在港部署充足的戰略儲備,而且華大基因總部在深圳,調配資源會相對迅速很多」

 湯健勝告訴南都記者,從深圳緊急調配抗疫資源前往香港得到了深圳海關的全力支持。在深圳海關的協助下,相關設備得以迅速抵達香港,大大加快了香港「火眼」實驗室投用的進程。

 除了相關設備的調配,華大還迅速集結了200多名員工前往香港抗疫,包括設備工程師、實驗室運營人員、實驗師、搭建工程師、現場安全輔助人員等。湯健勝解釋,因為「火眼」實驗室是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為了更好地助力香港快速提升檢測能力,華大優先選擇有豐富抗疫經驗的員工馳援抗疫,可以確保把深圳的抗疫經驗更好地運用在香港抗疫中。

 「我是第一批過去的, 相關證照的辦理也得到了鹽田區的大力支持。通常情況下,港澳通行證的辦理需要14個工作日,但這次我在接到任務後的第二天就拿到通行證,大大加快的辦證進程,這中間有各方的幫助和支持。」

湯.jpg

湯健勝

 與香港招募輔助人員一起過「情人節」

 2月15日投入使用的香港「火眼」實驗室,不僅有華大總部馳援員工、華大基因旗下的華昇診斷中心工作人員,中心還招募了100-200名香港本地的輔助人員,這也是湯健勝印象較為深刻的細節,他原本設想,由於粵語和普通的話分別,輔助人員的培訓以及工作配合可能需要甚多磨合,但令他意外的是,這些前來輔助人員跟實驗室團隊磨合非常快,毫無語言障礙,湯健勝記得有一個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搬運設備重物,本以為會無人認領,但是任務剛被提出,立即就有一位香港輔助人員主動站起來,在之後的工作里,他沒有一次抱怨這個「吃力」的工作,「他們的熱情、投入是關鍵,我記得當天是情人節,而我們一起在實驗室過了不一樣的情人節。」

 湯健勝記得第一天到香港,不少附近居民、警察等等看他們在整理物料時,不少人會主動走過來詢問,「我們可以幫什麼嗎?」那種迫切而熱情的語氣和態度,給深圳的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港同心,攜手抗疫

 2月15日投入使用的香港「火眼」實驗室,不僅有華大總部馳援員工、華大基因旗下的華昇診斷中心工作人員,中心還招募了100-200名香港本地的輔助人員,這也是湯健勝印象較為深刻的細節,他原本設想,由於粵語和普通話的分別,輔助人員的培訓以及工作配合可能需要甚多磨合,但令他意外的是,這些前來輔助人員跟實驗室團隊磨合非常快,毫無語言障礙,湯健勝記得有一個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搬運設備重物,本以為會無人認領,但是任務剛被提出,立即就有一位香港輔助人員主動站起來,在之後的工作里,他沒有一次抱怨這個「吃力」的工作,「他們的熱情、投入是關鍵,情人節,元宵節,大家都在一起度過。」

 湯健勝記得第一天到香港,不少附近居民、警察看他們在整理物料時,不少人會主動走過來詢問,「我們可以幫什麼嗎?」那種迫切而熱情的語氣和態度,給深圳的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月15日零點,位於香港馬鞍山體育館內的華大氣膜「火眼」實驗室投入使用。其單日檢測能力將逐步提升至10萬單管,全港單日檢測能力增至30萬單管,極大提升了香港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能力。2020年8月,華大香港「火眼」實驗室在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首次使用,為新冠肺炎檢測提供了堅強後盾。此前,華大香港「火眼」實驗室運營期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11次到訪。華大香港「火眼」實驗室也是唯一獲得「香港最優秀企業大獎2022《年度最具規模醫學實驗室檢測服務》」的醫學實驗室。

責任編輯:楊穎婕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10小時完成火眼實驗室搭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