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孫偉介紹,預計「十四五」期間,大數據中心投資還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面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受訪專家認為,大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運行的底座,在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國家需要進行適度超前的建設,進一步暢通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助力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從全國層面進行戰略布局
孫偉表示,前期,發改委聯合四部門已批覆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設立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按照總體布局要求,相關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大數據中心建設,投資帶動效應初步顯現。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中,新開工項目25個,數據中心規模達54萬標準機架,算力超過每秒1350億億次浮點運算,約為2700萬台個人計算機的算力,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其中,西部地區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6倍,投資總體呈現出由東向西轉移的良好趨勢。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典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就全國層面而言,中國在大數據中心建設領域,還有待進一步去優化布局。比如,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運用大數據技術相比廣大中西部城市更為活躍。所以,在大數據中心的投資建設過程中,其實是和「東數西算」的國家戰略一樣,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形成全國層面的一個戰略布局。
適度超前投資建設大數據中心
在劉典看來,關於大數據中心的建設,中國其實是進行了適度超前的投資建設,潛在地塑造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來推動整個數字經濟向前的發展。「未來數據資源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和價值創造,離不開大數據中心的支撐作用,中國不斷加強大數據中心在全國層面的樞紐布局和建設,來促進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劉典說。
東方財富證券指出,數據中心是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也是關係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耗的最關鍵環節。國家大力推行數據中心投資,有望對中國數據中心行業進行供給側改革,建議關注其對IDC等產業鏈帶來的機會。(圖:新華社)(記者 朱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