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博羅9首村歌榮登國家級核心期刊

博羅9首村歌榮登國家級核心期刊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2-04-25 16:45:47 來源:香港商報網
    日前,記者從博羅縣委宣傳部了解到,由博羅縣文藝志願者合力創作的《鳳鳴烏坭湖》等9首優秀村歌,近期發表於國家級音樂類刊物《歌曲》雜誌,成為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和鄉風文明建設的又一突破。《歌曲》雜誌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博羅村歌專欄的發布,為全國村歌創作做出了重要探索。
 
    據悉,2018年年底以來,博羅縣創新開展「一村一歌」精品工程,創作了近200首「沾泥土、帶露珠、接地氣」的村歌。今年,博羅縣文藝志願者計劃再創作60首原創村歌,力爭盡早實現村歌在所有行政村全覆蓋。
 
    鄉村振興,不僅要「干好」,還要「唱好」。「村歌,承載著一個村的歷史和村風、民風,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每一個村民,成風化俗,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村。」在博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碧波看來,讓廣大幹部群眾在干好鄉村振興的同時,描繪鄉村振興,讚美鄉村振興,歌唱鄉村振興,是博羅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進程中奏響的新樂章。
 
村歌:鳳鳴烏泥塘
 
    村歌成村民心中的「家歌」
 
    鄉村振興,既要凝心,也要鑄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今年2月,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這份對於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重要文件,對於「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台載體」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提出,要整合文化惠民活動資源,支持農民自發組織開展村歌等體現農耕農趣農味的文化體育活動。
 
    1月24日,博羅縣召開委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要着力推動村歌巡展系列活動,通過挖掘本土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展現形式,推動本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博羅縣規模化創作村歌的歷程,可以追溯到2018年。這一年的年底,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博羅縣啟動了「一村一歌」活動試點,開始組織文藝志願者深入鄉村(社區),為部分行政村創作村歌。
 
    一首村歌的影響有多大?博羅縣文藝志願者最初來到博羅縣石壩鎮烏坭湖採風時,村民們並不理解村歌的意義,「村歌唱了不就完事了嗎?」
 
    然而,在烏坭湖村黨總支書記黃文輝看來,一首村歌就是一個村的榮耀,傳唱村歌,就是對着力推動本村發展近200多年的三黃鬍鬚雞養殖產業的最好宣傳。
 
    實踐證明,文化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力量。經過實地走訪創作出的村歌《風鳴烏坭湖》,讓三黃鬍鬚雞「一聲東方亮」,唱出村民靠養殖三黃鬍鬚雞發家致富、建成小康,走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烏坭湖好風光,紅旗高高揚,向着中國夢的陽光,奔跑在春天路上。烏坭湖好風光,凱歌高聲唱,迎著新時代的步伐,再創新輝煌」……貼近民心的歌詞,唱出老百姓對黨無限的熱愛,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熱情嚮往,日日唱,天天唱,成了烏坭湖村村民心中的一首「家歌」。
 
    歌曲《風鳴烏坭湖》創作發表後,先後被多家國內權威媒體轉發,並榮獲廣東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微視頻大賽二等獎。
 
    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村歌傳承著優良社會風尚,在潛移默化中倡導和發揚良好個人品德和社會公德。一首好村歌不僅對個人修身養性、涵養高尚品質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社會的整體道德水準,都大有益處。
 
    文藝志願者創作近200首村歌
 
    在博羅,一首首帶着泥土芬芳、浸染時代氣息的村歌,或高亢嘹亮,或婉轉動聽,唱出了鄉村振興的美麗樂章,傳達著廣大村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讚美。
 
 
    博羅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8年底起,文藝志願者深入博羅縣各村採風,迄今已創作近200首村歌。今年,博羅將完成60首村歌創作,力爭早日在全縣所有行政村實現村村有村歌、人人唱村歌。
 
    村歌等文化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專業文藝志願者的支持和幫助。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意見》明確,鼓勵音樂工作者、音樂企業、音樂院校、音樂類行業組織等深入鄉村採風、展演和對接幫扶,加強對鄉村傳統音樂的創編、提升,創作一批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的音樂作品。
 
    據博羅縣音樂家協會主席李雷介紹,在縣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縣教育局、縣文聯全力推動,迅速組建了一支由中小學音樂老師為主體的文藝志願服務隊伍。「剛開始時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大家都感覺到鄉村的文化氣息不夠濃厚,活躍度也不夠,所以我們想在文化方面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李雷說。
 
    博羅縣橫河鎮嶂背村是惠州唯一的佘族行政村,村民大都保留著使用佘語的傳統。「村民特別希望通過村歌創作,更好地促進佘語及佘族文化的傳承傳播。」為此,李雷和另一名文藝志願者汪海娟在譜曲時反覆推敲,修改了十餘次才定下來,不僅創作出佘語演唱版本,歌曲中也保留有大量的佘族小調風格,旋律悠揚歡快。
 
    如今,根據博羅縣各村文化風俗,已創作的村歌語言涵蓋了客家話、粵語、普通話、佘語等,每一首村歌都獨一無二,為鄉村文化振興賦予新動能。
 
    記者了解到,博羅縣已就「一村一歌」申報廣東省2022年度鄉村文化建設典型案例。今年「五一」期間,系列廣播劇《羅浮盛開文明花之尋找最美的歌》將在廣東省廣播電台上線播出。關於博羅縣「一村一歌」的長篇報告文學《村歌唱響新時代》也正加快創作中,預計於今年年底前正式出版。憑藉獨特的文化魅力,村歌正為鄉村振興發展插上騰飛的文化翅膀。(通訊員 博宣)
 
頂圖:博羅縣音樂家協會會員在基層採風
 
 

 

責任編輯:郭昕玥 博羅9首村歌榮登國家級核心期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