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吳雨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多。在多重挑戰下,貨幣政策如何助力穩增長?金融舉措如何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金融市場如何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帶來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穩健貨幣政策提前布局、靠前發力
問: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貨幣政策如何應對以助力穩增長?
答:為應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提前布局、靠前發力,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有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一是前瞻性降準,從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對實體經濟足夠的支持力度。去年底,人民銀行提前發力,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近期又進一步降準0.25個百分點,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
二是繼續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今年以來,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背景下,我國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5年期以上LPR反而分別下行0.1個百分點和0.05個百分點,以此引導貸款利率下行,激發了市場主體融資需求。此外,我們還及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三是在特殊時期,積極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重點支持製造業、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和小微企業減負紓困。日前,我們已經將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轉換為支持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近期,我們又推出了三大專項再貸款,包括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400億元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額度專門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儲能,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近期,我們順應市場需求,通過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增加外匯供給,加強匯率預期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止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人民銀行依法上繳超1萬億元的結存利潤,直接增強了財政可用財力,有力保障財政支出強度。央行上繳利潤經財政支出後,將下沉基層、直達市場主體,預計拉動2022年全年廣義貨幣(M2)增速約0.5個百分點。
問:下一階段,如何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答:人民銀行將按照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穩住市場預期、穩住市場主體、穩住價格、穩住就業,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是盡快推出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物流倉儲等企業融資,加強對貨運經營者幫扶,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是加大對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的支持力度,支持提升銀行資本水平,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
三是推動金融機構繼續減少收費、惠企利民,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促進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
持續推出新措施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問: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穩住市場主體。金融管理部門對受疫情嚴重衝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出台了哪些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下一步將如何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答:受當前宏觀經濟內外部環境的影響,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經營困難增加。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各項金融政策,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把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作為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研究謀劃持續推出新的金融支持措施。
近期,人民銀行、外匯局出台了23條金融助企紓困一攬子措施,這些都是順應市場主體的普遍關切有針對性制定的政策。總體上看,隨着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決落實好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督促金融機構用好用足各項金融政策,主動靠前服務實體經濟。重點是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措施,積極主動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全力以赴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比如,對餐飲、文旅等困難行業企業,加快動產抵質押和信用貸款產品開發;對受疫情嚴重影響的群體,靈活採取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予以支持;對公路物流運輸及倉儲等企業,加快落實1000億元再貸款政策,合理支持車貸展期或續貸;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科技企業,加快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落地實施。與此同時,要繼續推動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努力提升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便利度。
中國金融市場有非常強的長期吸引力
問:今年以來,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加快,對新興市場的溢出效應受到普遍關注。如何看待這種外溢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
答:今年以來,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加快,不可避免地對其他經濟體尤其是新興市場產生溢出效應。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實堅韌,有能力應對這種溢出影響。一是經濟穩步復蘇。2021年中國GDP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增速較去年四季度加快了0.8個百分點,實現了平穩開局。二是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21年中國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今年3月為1.5%,通脹壓力總體可控。三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內需的拉動作用提升,一季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96.3%,高於2021年的79.1%。創新驅動成效顯著,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個百分點。
中國金融市場對國際投資者依然有非常強的長期吸引力。一方面,相比於發達經濟體,中國資產實際回報率仍較高,這是由中國潛在經濟增速和自然利率決定的,較高的投資回報仍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是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標的。疫情暴發後,得益於良好的疫情防控,中國經濟較早地復工復產,國內經濟與政策周期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並不相同,人民銀行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為投資者分散資產配置提供了重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取得了長足進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持續擴大,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認可度也在持續提升,這些因素都將支撐中國金融市場長期持續保持韌性。近期,全球國債市場波動加大,而中國國債市場運行非常平穩,這既是貨幣政策主動而為、前瞻操作的結果,也再次體現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金融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