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在談及對未來一段時間外貿增速的判斷的問題時,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外貿還有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
比如說第一個方面,世界經濟復蘇還比較脆弱,需求增長緩慢,4月份,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2年的增長速度都下調了將近1個百分點。同時,目前全球通貨膨脹壓力比較大,意味着全球老百姓的收入在外貿產品的支出方面相應會受到侵蝕,受到負面影響。美國4月份的CPI達到8.3%,歐盟達到了7.5%,這都對外貿的需求會有影響。國內物流時效有所下降,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暢。比如說,5月份我國製造業PMI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是44.1%,還不到50%的臨界點,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現在隨着原材料的上漲也是比較大的。
盡管有這樣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但是我們要看到,外貿下一步的發展形勢也有亮點、也有比較積極的一面。首先是党中央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我們國家的疫情呈現出下降態勢,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只要這個方面做得好,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物流堵點逐步打通,我們外貿產業鏈的完整性、外貿產業的競爭性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
第二個方面,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國務院前不久出台了六個方面33項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去年12月份,國務院出台了外貿支持政策,這次國務院又出台了外貿支持政策,這些政策疊加,一定會對外貿的增長起到一個促進作用。
還有,我國的自貿協定夥伴越來越多。RCEP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現在和全世界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夥伴,與他們的貿易佔我們全國對外貿易已經達到了35%。這些自由貿易協定發揮的減稅作用和貿易便利化作用也會對於我們的外貿發展起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